• 54阅读
  • 0回复

庄稼华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庄稼华陀
本报记者赵志文
李成文是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供销社庄稼医院的农技员,人称“庄稼华陀”。
5月15日,记者来到这家远近闻名的庄稼医院。它是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东房,四壁贴着李成文用毛笔写的有关施肥用药的小常识,墙边的案子上摆放着各种化肥、农药的样品和农作物的标本。记者进屋时,有五六位农民围着李成文请教、咨询、购物。在13∶30—14∶30的一小时内,李成文共接待了23位农民。根据农民口述的果树、蔬菜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李成文一一分析,对症售肥卖药。农民听得津津有味,李成文讲得耐心通俗。他告诉农民:农作物生长需要16种元素,缺一不可,因此不能单一施肥。施肥要讲科学,过多或过少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化肥农药种类繁多,品牌迭出,选用时一定要谨慎,比如,同是除草剂即有除草醚、丁草胺、禾大壮、杀草丹、杀草尽、秧无草、稻草畏……有的作拌种用,有的秧苗移栽后才可施用。李成文的诊治、咨询不收费,而且在售药卖肥时也尽量推荐物美价廉的,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李成文今年69岁,在庄稼医院已工作10年了。他家住农村,心系农民。镇中18个自然村1万多户中,有他300多个联系点。他不仅“坐堂”,而且还“出诊”,到农民的田边地头现场诊治、开方。为获得发言权,他自己还搞过试验田。为方便农民,他将化肥、农药的大包装改成小包装。多时一天零售额达2000多元,少时也有三四百元。他上班的时间是早7点,晚上则等农民收工后才关门。没有星期天,大忙季节或虫情严重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邵伯镇的农民过去施肥用药都是粗放型的,不大讲科学。自从有了庄稼医院,当地农民已养成咨询的习惯和配方用药、施肥的习惯。他们对李成文既尊重又亲昵,称他为“庄稼华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