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历史的使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精会神抓党建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3
第1版(要闻)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1921—1996实践篇

  历史的使命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精会神抓党建记事
本报记者张严
从嘉兴南湖启程的航船,经过75年的革命洗礼,劈波斩浪,扬帆前进,今天,又驶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使命,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幻,展望新世纪的航程,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使这艘远航的巨轮继续沿着正确的航向乘风破浪。
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她自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光荣传统,不断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新确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建设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制定和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增强了在这条路线基础上的全党团结;在组织建设方面,恢复和逐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巩固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恢复和发扬党的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制定了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勾画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坚持关键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党,因而更加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我们党拥有5700多万党员,教育和管理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艰巨繁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和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为了使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得起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党中央于1989年8月发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党的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为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核心,1990年,党中央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在全党进行了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并在部分单位进行了党员的重新登记。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还狠抓了干部的考察工作。主要是考察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是否同中央保持一致,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否廉洁奉公、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根据考察的结果,对一些组织和部门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中央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要求全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央进一步提出,为了帮助县(处)级以上的党政干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着重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今后,凡进入领导班子的成员,都要经过相应的党校学习;其他领导成员也要定期到党校接受轮训。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刻也没放松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中央强调,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必须贯彻“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1990年11月,中央批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严肃执行党的纪律,认真查处违纪案件,并进一步提出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认真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以及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两个问题。1993年8月,中纪委二次全会对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出了五条规定,接着,中纪委四次、五次全会又就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完善健全监督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199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199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作出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等等。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中央的决定,严肃认真查处了一大批违纪案件,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狠抓了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着重解决组织建设方面的3个问题,促进了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进一步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以形成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
用伟大的理论武装全党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写到自己的旗帜上。
党的十四大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党中央提出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之后,又增订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卷。中央提出要把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随后,中央又印发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1993年11月2日,中央召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首都党政军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负责人作报告。他说,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根本方针;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致力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理论观点要同学习他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结合起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胸襟开阔,通观全局,勇于创新,开拓前进。
从1993年11月开始,中央举办了4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理论研讨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都及时作出安排,特别是认真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并有计划地对县(团)级以上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全国党校系统和高等学校根据中央的决定,也大力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截至目前,全国广大党员和干部普遍参加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学习,对全党进行了一次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这对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围绕经济建设抓党的建设
从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到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从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无不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强烈愿望和雄心壮志。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93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则进一步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就没有领导权!”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边疆、在边防、在老区、在山区、在厂矿都留下他们调查研究的足迹。江泽民同志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尽量多安排一些下基层搞调查的时间”。为了挤出时间搞调查研究,总书记的外事活动有时不得不安排在京外进行。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到上海、江苏、浙江考察,6月又赴辽宁、吉林、黑龙江考察,两个月内前后考察了近50个企业,召开了10多次座谈会、汇报会,听取省、市和企业的意见,研究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等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决不能放弃。
针对当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方式方法不新、政工队伍不稳、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江泽民同志指示中宣部、国家经贸委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起草一个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1995年11月,中宣部、国家经贸委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个操作性很强的纲领性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的作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有8亿多农民、80万个基层党组织。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要紧紧围绕团结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
199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邀请参加纪念建党72周年座谈会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到中南海怀仁堂座谈,听取了北京市窦店村党总支书记仉振亮、广东南海市委书记林浩坤等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江泽民同志边听边记录,仔细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
1994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央及时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部署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力争在3年内把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党组织整顿和建设好,以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一年多来,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层层制定3年规划,99.7%以上的县委建立健全了抓农村党建责任制。通过整顿,目前已有80%以上的后进村支部有了明显变化,20%以上的村跨入了先进村行列,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抓党建的一大特色,就是抓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基层,都十分重视检查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1990年以来,中央多次派出专题督查组督查党建工作。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产生了一个好文件,现在关键在于落实。要把认认真真地贯彻中央决定、决议,作为一条纪律,加强督促检查。”1995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党中央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要求,组织9个督查组分赴12个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9个部委,督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情况。督查结束,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抓督查,抓落实,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保证。
在纪念建党75周年之际,我们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抓紧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