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我国耕地家底知多少?——土地管理十年回顾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4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耕地家底知多少?
——土地管理十年回顾之一
本报记者蒋亚平夏珺
一项气势恢宏的社会工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历时十载,已近尾声。它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家底”不清、数据不实局面的终结,标志着我国的土地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前无古人的庞大工程
过日子要摸清家底。土地是一个国家立国最基本的“家底”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并不十分清楚。就拿耕地来说,我们用的仍是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时的数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落后的测量手段,这个数字与实际有不小的出入。
1984年5月16日,国务院批转了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的报告,一项前无古人、恢宏浩繁的伟大工程拉开了序幕。这次土地详查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主要任务是全面查清我国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并作出科学的评价,任务相当艰巨。
星移斗转,悠悠十载。10余年间,从中央到地方投入10多亿元资金、50多万人力,经过土地、农业、林业、建设、统计、测绘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终于摸清了“家底”,取得了从地块到村、乡、县、地、省、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全国2843个县级单位的调查及数据汇总工作,现已进入图件、文字资料编制的最后阶段。
一些专家指出,如此庞大、复杂的调查工程,仅用10余年时间即大功告成,只有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做到。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搞过类似的调查,耗时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土地详查,不但前无古人,而且旁无外人!
令人关注的土地数据
此次详查,有这样两个数字是人们所关注的。
首先是耕地总面积。详查结果为20亿亩(阶段性数据),占土地总面积的14.1%。这个数字比199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24亿亩多近6亿亩。但是,我国20亿亩耕地中,旱地和“望天田”占60%,灌溉水田和水浇地占近40%。从耕地分布情况看,各省之间人均耕地不平衡,省内差异也较大。人均耕地大于2亩的省(区)有12个,主要是内蒙古、黑龙江、宁夏、新疆、吉林、甘肃,全部分布在东北到西北的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除吉林和黑龙江外,大部分省(区)粮食只能自给或需调入。人均耕地小于1亩的有7个省(市),即上海、北京、福建、天津、广东、浙江、湖南,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三个直辖市,虽土地质量较好,但多数为耕地锐减地区。
其次是城市用地对耕地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城市化早期阶段,但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共计2.7亿亩,人均153平方米(合0.23亩),人均占地已超过有关用地标准。按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非农业人口计算,全国600多个城市人均用地已达101.6平方米,超过了我国规定的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的上限。这些数据说明,今后应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城市建设应坚持走内涵挖潜改造的路。
20亿亩耕地意味着什么
土地详查结果影响最大的莫过农业。详查结果表明,我国耕地总面积为20亿亩(阶段性数据),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24亿亩多出近6亿亩。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我们的耕地多了,可以放心大胆用了?非也。由于原来的数据不实,耕地总面积是比我们预知的多了。但即使按20亿亩算,人均耕地也只有1.68亩,仍然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人地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动摇。
其次,耕地多了,意味着粮食单产没有那么高,是不是否定了农业的成绩?40多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上了几个台阶,解决了12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个成绩并不因耕地面积的“增”大而改变。至于单产没有原来想的那么高,第一,应实事求是地看,各地较普遍存在的“帮忙田”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第二,这未必不是好事,正说明我国粮食单产潜力巨大,农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增产潜力所在,更增强了我们实现本世纪末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信心,也回答了国际上关于“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其三,耕地面积“增”大,农村政策会不会改变?与耕地相关的各项税费会不会增加?这是广大农民兄弟最关心的。据记者从有关涉农部门获得的信息,为保持农业和农村政策的稳定,此次土地详查的数据不跟土地承包合同、农业税费征收、粮棉上交任务挂钩,请农民兄弟放心种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