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张海燕——我叫“郑州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4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张海燕——我叫“郑州站”
本报记者王金海
“同志,您就是张海燕吧?我们悄悄地看了您4个多小时的服务,真的服气了!”
张海燕看到许多旅客都一起站起来鼓掌,先是一愣,接着笑着说:“请问,你们是乘哪次车?”
“我们是兰州火车站的,向您学习来了!”原来,兰州火车站接到铁道部发出的向张海燕学习优质服务的通知后,“五一”前夕,站长带着考察团,一下火车,就身着便衣,直奔候车厅“考察”张海燕来了。北京、上海、武昌、长沙、西安等火车站,最近也都派人到郑州火车站学习全国劳模、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张海燕的工作法。
郑州火车站是京广、陇海线的交汇中心,旅客中转量居全国第一。张海燕从事客运服务工作,每天要接送大量旅客。张海燕每天上班都要求自己手不停、脚不停、口不停,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
有一次,张海燕看到一位右腿裹石膏、拄拐杖的中年男子吃力地走进候车厅,急忙迎上前去:“同志您好!请让我帮助您好吗?”伤残旅客犹豫地点了点头。张海燕背起身材高大的伤残旅客,一步一步走出大厅,走下66级台阶,走进车厢,扶他坐下,才擦去脸上的汗珠。
看到这一场面,许多旅客为张海燕鼓起掌来,有些旅客是流着眼泪鼓掌的。伤残旅客感动得泣不成声。他问张海燕:“您叫什么名字?”张海燕回答:“我姓郑,叫郑州站,这是郑州站应该做的!”伤残旅客握着张海燕的手说:“‘郑州站’,您让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等我伤好了,一定像您一样好好工作!”
张海燕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场面,每年郑州站都能收到几百封表扬她的信,而信封上常常写的是:“郑州站负责人转交‘郑州站’收。”有许多细心的旅客则偷偷地为她拍下照片,或暗暗记下她的“318”服务号,把表扬信寄给车站领导,甚至寄到铁道部长的办公桌上。
张海燕在郑州火车站当了5年的客运服务员,每天与成千上万的旅客打交道,从没有同旅客吵过架。是不是好人都让她遇见了?张海燕班组10多个姐妹说:“是旅客们遇见了同一个好人。”
一次,一位旅客刚进候车厅,张海燕笑着迎上去问:“同志您好,旅途辛苦了!请问乘哪次车?”这位旅客没好气地回答:“我乘哪次车你管得着吗?”张海燕还是笑着说:“同志,您累了,请先坐下来休息休息。”她给这位旅客倒开水,谁知这位旅客不但不喝水,反倒抽起了烟。张海燕向他敬礼,说:“同志,吸烟有害健康,咱们共同健康好吗?”这位旅客看到标牌上写着“吸烟罚款”的告示,把烟头一扔:“罚多少钱吧!”张海燕把烟头捡起来掐灭,然后说:“这次我帮您捡起来,希望您下次注意文明。您拿到车票,就是接到我们的请柬,我是在为您服务,决不是为了罚钱。”这位旅客被深深地打动了,说:“我走遍全国各地,从没有见过您这样好的服务员!”
张海燕最不愿意出头露面,有许多她应参加的表彰会,领导再三动员,她都不去,只好由别人代她把奖品、奖金领回来。有2万多元奖金是张海燕应该得的,但她坚决不肯领。站里便用这笔款设立了“海燕服务基金”,并开辟了一个“海燕精神之光”的展览厅。
张海燕身体不好,上班一站就常常达十几个小时,腿静脉曲张、关节疼痛。她还患有严重的子宫肌瘤。领导关心她,调她当最基层班组长,她不干;给她办好了上劳模大学的手续,她却让给了别人。
“有了海燕,我们郑州站才有了由1000多位职工组成的‘海燕’式优质服务群体。”郑州铁路分局的领导自豪地说。
郑州火车站领导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我们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海燕’群体。每逢周末,都有一群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的大学生到海燕身边自愿服务,两年来,从没间断。”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沙边子村,过去是个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只孤零零长着一棵树的荒沙窝。一位名叫白春兰的农家妇女在这里奋斗十余载,历尽艰辛,终于将这片沙漠变成了粮丰林茂的绿洲。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21篇《白春兰——荒沙窝里写春秋》。——编者(附图片)
图为张海燕为旅客服务。李大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