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摆脱粗放式管理——煤炭部副部长张宝明谈煤炭基建投资体制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5
第2版(经济)
专栏:

  摆脱粗放式管理
——煤炭部副部长张宝明谈煤炭基建投资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彭嘉陵
煤炭部最近在安徽淮南新集煤矿召开现场会,推广该矿投资省、见效快的经验。同时,煤炭部作出决定,今后将加快煤矿基本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步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新项目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记者近日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煤炭部副部长张宝明。
张宝明说,推行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今后,煤炭工业基本建设,要由过去单一的建设煤矿,向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方面转变;由建设单位只用钱不还贷,向有偿使用资金转变;由行政安排建设项目的传统方式,向引入竞争机制、自我发展转变;由过去单纯要能力、争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向讲科学、求效益转变;由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集约型转变。
张宝明说,多年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煤炭工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来实现产量的增长。表现在基本建设方面,主要是投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短缺,远远不能保证应有的建设规模。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煤炭基本建设方面的表现是:
一、只注重投资规模,忽视投资回报率。铺摊子,上项目,建新井,从扩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上考虑得多,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得少。有的新建矿主张工程做得越大越好,设备配置得越齐越好,很少考虑今后还贷问题。同时,不讲资金利用效率,设备甚至提前3-4年到货,到安装时,设备已锈蚀甚至报废,人为造成资金的大量积压和浪费。因此不少矿井一投产就背上亏损包袱,无还贷能力,基建债务越背越重;二、建设周期长,有的煤矿“八年抗战”还没能建成,最长的甚至要十多年;三、投资费用高,有的吨煤投资一翻再翻;四、达产速度慢,有的矿井投资几十个亿,工期一拖再拖,迟迟不能投产或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五、布局不合理,产运销脱节,有的几百万吨的矿井,由于没有运力,没有市场,建成之时就是矿井关闭之日或亏损之日。由于受运输条件制约,目前国有重点煤矿有5000万吨能力没能发挥。
煤炭基本建设长期以来积压下来的问题,使煤炭工业在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七五”和“八五”期间开工规模不足,已经给“九五”的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影响产量近6000万吨。根据规划,到2000年,全国原煤产量要达到14-14.5亿吨,产量增长除了靠现有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技术改造、挖掘老矿井的潜力外,还要靠新井的投入。“九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建设开工规模为1.75亿吨,新投产能力1.2亿吨;国有地方煤矿平均每年开工、投产1000万吨。
张宝明说,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当前煤炭基建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新建项目要首先明确投资责任主体,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筹划、融资、建设、经营、偿还贷款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煤炭部已决定平朔安家岭露天矿、淮南张集煤矿、盘江金佳矿和响水矿,都要按项目法人责任制来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