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希望来自主人翁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6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曾经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安徽阜阳化工总厂,如今成为该省化工行业效益最佳企业。研究一下这个变化,人们发现——
  希望来自主人翁精神
偶正涛孟民韩振军
安徽阜阳化工总厂充分挖掘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精神的财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企业逐步走上了发展之路。
1995年底,阜化的固定资产达到1.1亿多元,年利税达到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一个装机9000千瓦的自备热电厂正在崛起,一套年产13万吨合成氨的农用肥项目进入实施。当年处于困境的企业如今生机勃勃,成为安徽省化工行业效益最佳企业。
厂长说:主人翁精神是国企的一张“王牌”
在阜化最困难的时候,新厂长王显义走马上任。这位只有30岁的年轻厂长首先向全厂干部职工宣布: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精神的发挥,是一张克敌制胜的“王牌”。阜化1400名职工才是企业的“救世主”,只有全心全意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走上企业的求生之路、强盛之路。
企业的大事小事都是大家的事。让职工参与决策,是阜化迈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新班子上任后立即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全面了解职工的心态,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王显义还把退休人员、职工家属请到厂里,通报情况,分析形势,请他们出谋划策,给予支持。
在新领导班子多方努力下,阜化涣散的人心逐渐凝聚起来,企业也有了精神支柱。
1992年底,阜化决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转产高效肥尿素,这在当时颇需要一点气魄。小氮肥改尿素工程,安徽“七五”期间一共上了6套,由于资金、工艺等问题,5套不成功。1400名阜化职工决心背水一战,技改工程拉开了大幕。可6000万元的技改资金从哪里出呢?
1993年初,全国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技改工程主要设备生产厂家连拍三封加急电报,要求阜化一周内汇去全部订货款项,否则设备提价,而且供货难以保证。阜化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一致要求为企业集资,与企业共度难关。阜化职工很多来自淮北贫困农村,生活比较困难。深知此情的厂领导再三陈述:决不强求集资、集资数量不限。集资中职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老工人耿长青,家住农村,妻子长期有病,三个小孩上学。他和老伴一商量,将家里唯一一头耕牛出卖,把钱送到厂里。王显义知道后,噙着热泪把钱还给老耿。在全厂职工的努力下,一周内集资108万元,及时汇出订货款,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购入。
199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按计划新的循环水池要开工。天寒地冻,年关在即,施工队、周围农民都急着回家过年,厂里职工下班后主动到工地挖土方。大年初一,阜阳地区领导到阜化拜年,竟然找不到人,转到工地一看,从厂长到工人都在这里挥汗苦干。冬天地下管网施工,厂里工人水一身,泥一身,每天都是10多个小时。实在累得受不了,就和着湿衣服拉条草袋在地上睡一会儿。据统计,技改工程土建部分的80%是阜化职工用义务劳动完成的,节约投资约300万元。
阜化技改工程预定工期至少24个月,经过全厂职工艰苦努力,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1994年3月25日,尿素生产一次试车成功。
干部说:管理就是要激活职工中的每一分子
管理是一门艺术。阜化干部对管理有着自己的理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激活全厂职工中的每一分子,充分调动他们投身改革和建设的热情。
鼓励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放手让工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是阜化赢得职工人心的法宝。
技改工程上马后,阜化干部职工根据自己特长组成了许多专业小组,成为厂领导进行决策和解决困难的智囊。企业资金奇缺,设备如何选型?技术小组经过认真讨论,建议关键设备选用当时最先进的产品,厂领导采纳了这项建议。一甲泵、二甲泵都选用世界先进的变频技术,制气采用微机集散控制,合成氨系统采用新型结构预留扩充能力,虽然技改投资增加了近15%,但投产后成本下降10%以上。1995年企业对合成氨装置稍加改造,生产能力由4万吨提高到8万吨,等于用一套设备的钱上了两套设备,这成了阜化投产后迅速崛起的关键。由老技术工人带徒弟组成的设备制造分部,自制了技改工程中的200多个部件,其中大中设备、非标准件70多台套,节约资金约300万元,为技改工程提前竣工奠定了基础。
1995年,阜化开始进行住房和工资制度两项重大改革。开始有人担心:企业日子刚好过了就开始折腾,职工会不会有想法?根据企业大事由职工决定的原则,厂里把国家有关文件、改革方案复印出来,发给大家讨论,厂内黑板报上公布职工反映,经过多次修改,方案顺利通过并开始实施。
搞好一个企业要靠全体职工,而搞坏一个企业只要一个厂长就够了。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职工的心不可能凝聚起来,企业也不可能兴旺发达。深明此理的王显义时时注意以身作则。每次出差回阜阳,无论多晚,他都先回厂里,向在厂干部职工通报情况。集资订货时,他卖掉了厂里唯一的桑塔纳轿车,和职工一起挤公共汽车上班。企业揭不开锅时,他悄悄拿出家里全部积蓄5000元送到会计室。企业逐渐兴旺后,各种应酬多了,王显义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与职工打成一片的传统没有丢。职工家里有事、家属生病,只要他在家都要亲自登门问候。现在企业利润过千万,可厂里领导都还在人均几平方米的旧平房里办公。
职工说:阜化在我心中,效益在我手中
领导心里装着职工,职工心里才会装着企业。阜化职工从以身作则的企业负责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焕发出建设的热情与干劲。
化肥是个微利行业,上千道工序、数万个阀门,稍有跑冒滴漏,都会造成企业亏损。阜化尿素投产之时,同等化肥企业吨肥成本都在1300元左右,而阜化靠着职工一点一滴的努力,实际成本不超过1000元。
为保证企业取得最高效益,阜化职工从不考虑个人得失。1994年冬,阜化技改工程进入最后阶段———吹除阶段,当时下着大雪。为把管路中的杂物清除干净,阜化组成了40多人的吹除队伍,把总重500多吨的管道上的1.17万多个可能泄漏点编上号,然后责任到人,用木榔头轻轻敲击,震下铁锈等杂物。工人们站在管道边,不停地敲啊敲,雪花落了一身,从早晨7点半敲到晚上10点,整整敲了22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细致入微的劳动,保证了试车一次成功,产品一出来就洁白如雪,成为合格产品,而且达到设计产量标准。这在同行业内并不多见,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回收废液中氨成分的解析车间,尿素试车后几小时就启用,回收率大大高于部颁标准。能源消耗大户造气车间,共有10台造气炉,过去仅生产碳氨就要全部开动,通过挖潜,现在产量提高几倍却只需要开7台。由于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精打细算,默默奉献,阜化产品一直保持高质量、低成本,企业一直维持超常规的高效益。王显义自豪地说:“我们有这样好的职工,阜化会成为一艘不畏风浪的巨舰,敢在市场上和任何对手竞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