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用真诚换真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8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用真诚换真诚
魏金栋,男,1963年生,中国广播艺术团独唱演员,曾荣获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二名,连续6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代表曲目有《大黄河》、《中国龙》、《龙船调》等。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会员。
杜冰清同学:
看了你的信,我为文艺界有你这样的知音而高兴。我可能还算不上是明星,也可能不是你崇拜的对象,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回答你提出来的问题。
前一阶段,演艺圈内一系列走穴、罢演、假唱事件被传媒频频曝光,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艺德问题。
艺德,简而言之就是文艺工作者所应具备和遵循的职业道德。艺德是文艺工作者的第二生命,是一生都要奉行的行为准则。行有行规,业有业道,讲求艺德并不是对个性的限制,而是防止从业人员“走火入魔”的保障。
记得小时候,我学艺的第一堂课是我的启蒙老师、北京曲剧创始人之一的曹宝禄先生给上的,题目是《做艺与做人》。他说:“做人要有品德,学艺要讲艺德。做什么样的人,也就从什么样的艺,艺德和人品是相通的。人品是艺德的基础,艺德是人品的镜子,它折射的既是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学艺要先学做人。”
作为一名歌唱演员,一名用歌声与观众交流、用音符来表达情感、用旋律讴歌生活的艺术工作者,我时刻谨记严师的教诲,以前辈艺术大师为榜样,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道德修养。
有人说,演员与观众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不能分离,而我则认为,演员与观众还是“船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众是演员存在的基础,你给观众多少情,观众就会给你多少爱。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植根于人民大众的艺术才有生命力。这是我成长的经历给我的启迪。
我与宁夏有着很深的渊源。我的父母1952年从北京财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宁夏工作,一呆就是30年。出生刚56天的我,被寄养在北京的奶奶家。我在一天天遥望西北中长大,从小,宁夏的山水似乎与我的血脉相通,哪年哪月到宁夏去找寻我儿时的梦想成为我长久的期待,就像一支萦绕在我心底的牧歌。1994年,我随中央“心连心”慰问团到宁夏演出。我带着梦幻般的愿望,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随慰问团奔波700多公里,纵横宁夏南北,足迹遍及山村乡野、工矿企业、部队营房、学校操场。很多老乡为了看我们的演出,不惜步行十几公里山路。看着老区的父老乡亲对艺术的渴求,我的热情被点燃了,精神时刻处于亢奋状态,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真挚的歌唱了一首又一首,但我仍觉得无法表达我对老区人民的情,对老区人民的爱。那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生命和艺术都得到了升华,一种艺术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感植根于我的心田。
作为一名演员,也许他无法控制观众的情绪和议论,但他却能把握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用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艺术品德去感染别人。今年4月,我随中国民歌合唱团到香港演出,这个团48名成员中47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我的年龄最小。为了节约经费,老同志们坚持不坐飞机而坐火车。在香港原计划只演一场,但香港观众对纯粹地道的“乡音”反响非常热烈,演出结束后,久久在剧场不愿离去。于是,老艺术家们不顾疲劳,决定加演一场。香港观众为老艺术家们的精神深深打动,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发生在香港的这一幕,加深了香港和内地人民之间的感情,也使我深深体会到,艺术家只有时时从人民之中汲取养料,艺术之花才不会凋零。
你和我,人和人,同在一片蓝天下,多一分相知,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真诚,多一分和谐,多一分挚爱。我认为,不论做人还是学艺,都有一个共通的道理:
只有理解才能被理解,用真诚才能换来真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