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林炳熙——改革开放铺路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2
第3版(专页)
专栏:

  林炳熙——改革开放铺路石
本报记者福建日报记者
盛夏的福州,骄阳似火,炎热难当。全身心扑在长乐国际机场建设上的林炳熙,在滚烫的机场跑道上和蒸笼似的简易工棚中,带病坚持工作,不幸因中暑高烧引起脑水肿,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95年9月2日去世,年仅48岁。
福建省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参加工作25年来,先后在江西煤炭局、福州市建委、福州道路工程指挥部、长乐国际机场建设总公司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拚命运转,年年被市里和单位评为先进,被福州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去世后,福建省政府追授他“五一劳动奖章”,中共福建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林炳熙把为党为人民工作视为人生第一需要。他在福州参与修建了15条路、两座立交桥、已经成型的长乐国际机场跑道和停机坪。为了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他长期深入施工第一线,几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甚至连家里发生一些急事需他处理时,也无暇顾及。1993年,长乐国际机场筹建,组织上决定调他负责机场场道部工作,此时,尽管他儿子正要参加高考,妻子身体不好,双亲年事又高,家里非常需要他留下,可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走。当他病重住院,处在生命垂危的昏迷状态中,嘴里依然念叨:“这里还要上两车土!”“绝对不能干砌!这会毁了机场。”
知识报国是林炳熙毕生的追求,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像蜜蜂采蜜一样不知足地学习,不仅学政治、学业务知识,还坚持每天读英语、俄语。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他近年读过的100多册书中,有16本216万多字,是他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一张图一张图地绘,工工整整地复制下来的!同事们问他为什么不拿去复印?他说:“这样抄虽然累些,但抄一遍等于学十遍,还可省钱。”
林炳熙精于钻研,勤于思考,不断攻克施工上一道道难关。机场南进场路,原准备做震冲处理,林炳熙查阅了大量资料,果断提出不要做震冲。他的建议被论证采纳,优化了原设计方案,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省了330万元人民币。据统计,经他参与修订、改进技术方案而节约的工程款和施工管理费达3000多万元。
1987年林炳熙担任福州道路修建指挥部指挥,手中有工程发包权、质量检验权、工程款审批权。在有些人看来,这可是个“致富”的差事,但林炳熙给自己定了“四不”规矩:不收红包,不收礼品,不吃请,不参加施工单位的娱乐活动。1992年,他家年久失修的祖屋被台风刮塌了一半。一个工头得悉,要帮他修好并加盖一层,当然也要求他给一条路的工程。林炳熙严词拒绝,自己请了几个小工,让年迈的老母守在门口,拉一车沙、运一车砖,给一车的钱,做一天工算一天钱,硬是自己掏钱修复了旧房子。几年来,他用过40多个施工队,没有一个和他家沾亲带故,经他签字审批的工程款达5亿多元,可他不曾得到一分钱的好处,他生活非常简朴,没到过他家的人谁也料想不到,手下有那么多工程队、手中有一定权力的他,50来平方米的房子,住了8年竟没有任何装修。他一生穿过的唯一一套西装,是他的妻子用自己的工作装改做的。
林炳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一个建设者的精神风貌。(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