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两年走过了十年路——鲁南化肥厂科技兴厂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两年走过了十年路
——鲁南化肥厂科技兴厂纪实
本报记者杨健
夏日炎炎,我们驱车纵越齐鲁大地,来到了山东南端的滕州。滕州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县级市,可当我们走进城东落凤山下的鲁南化肥厂时,眼前却兀自一亮。
在“鲁化”第二氮肥厂,技术人员指着一辆运煤车告诉我们,他身后那些洁白晶莹的化肥,就是用眼前这种黑泥似的高硫煤生产的。“鲁化”一年要将几十万吨煤燃烧气化,可在“鲁化”呆了4天,我们的白衬衫领口却几乎看不见烟尘。这两种黑与白的对照,让我们对该厂采用的新型合成氨技术折服不已。“鲁化”是世界上第五家、我国第一家采用这种技术的企业。其正在运行的这套“水煤浆加压气化及气体净化制合成氨新工艺”设备,每生产一吨合成氨可节煤近一吨,排污量极小,且整个工艺流程控制只需7位在线工人,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同类型装备中运转得最好的。1995年,它为“鲁化”也为我国化肥生产行业捧回了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水”浇灌“常青树”
“科技之水的浇灌是企业之树常青的源泉”。谈到“鲁化”这家老企业的新动力,厂长高玉玺这样对我们说。
关于技术进步,高玉玺觉得应该从“鲁化”第一氮肥厂说起。在“文革”中投产的第一氮肥厂,采用的还是30年代的煤气化技术。参观过这套设备的一些外国专家忍不住揶揄:“我们的博物馆里都没有这种设备,因为找不到一家足够大的博物馆来装这么大一堆破铜烂铁。”然而就是在这堆所谓“破铜烂铁”的基础上,“鲁化”人进行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改造,硬是在投产4年后做到了扭亏为盈,并使它直到今天仍承担着年产8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的任务。正是有了这样的技术背景,“鲁化”在引进技术建设第二氮肥厂的决策过程中才充满了勇气和自信。
为了节约投资,“鲁化”从美国人手中买回来的仅仅是加压气化技术的专利证书和软件包。而在气体净化方面,当时得到的只是实验室数据。在全厂上下的支持下,当时的鲁南化肥厂厂长彭湃权衡利弊之后向化工部立下军令状:愿以全厂4000职工的饭碗作保,一步放大试车,把从大洋彼岸抱过来的“洋娃娃”养育成人。
让“洋娃娃”学吃“中国菜”
初到鲁南,娇贵的“洋娃娃”的确很闹了一番水土不服的怪毛病。老要吃“西餐大菜”的“洋娃娃”是养不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它进行“教育”和改造。系统运行两年来,“鲁化”人在对它进行了128项技术改造的同时,也尝试着给它换一副能吃“中国菜”的“肠胃”。到今天,“水煤浆加压气化与气体净化工艺”设备已有90%实现了国产化,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投资,有些还弥补了原有技术的不足。外方专家心悦诚服地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面,你们有许多独到的经验。”
搞“大科技”要有“大气量”
“鲁化”的独到经验不仅仅表现在使引进技术本土化方面。对于想借“鲁化”的设备做中试的科研设计单位,“鲁化”人几乎是有求必应。而自己在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方面有什么好经验,“鲁化”也决不向同行们隐瞒。在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中,“鲁化”人以他们山东汉子特有的豪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赖。
在气体净化攻关时,由于分担不同阶段任务的两家科研单位都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对方抢走,眼看着技术组装无法完成。在鲁南化肥厂的积极斡旋下,三方最终达成合作协议。“鲁化”以自己的信誉作保,促成了三方资料相互公开,并主动承担了可能因研究不完善而需付出的修改工程费用,保证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正是看中了“鲁化”强劲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国家计委以“鲁化”为依托,于去年8月在“鲁化”成立了集科研、设计、中试、生产为一体的“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鲁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正当我们即将离开“鲁化”的时候,生产车间又传来捷报:5月份新装置合成氨平均生产强度达12.5吨/小时,达到了设计能力的125%。“鲁化”用两年时间走过了美国人和日本人用10年时间才走过的路。路,总是靠自己走出来的,“鲁化”人的路在他们的脚下正越走越宽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