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重新思考灾害形势及时提出相应对策雷灾:切不可掉以轻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3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重新思考灾害形势及时提出相应对策
雷灾:切不可掉以轻心
虞昊
雷电灾害古已有之。随着科技迅猛发展,雷灾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人们亟须扭转陈旧的习惯观念,重新思考当今的灾害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70年代以来,各国航天火箭发射频频出事,专家们逐渐醒悟到闪电是祸首。仅1987年美国一枚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挨雷击而造成的损失就达1.7亿美元。全世界森林大火频繁,主要起因也是闪电。化工、石油行业也有类似灾害,仅1989年我国黄岛油库大火的损失就达7000万元。
这几个例子表明:当今灾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种灾害的起源常常来自雷灾。防灾理应防患于未然。
当今雷灾往往与高科技的发展、普及同步!它的危害远不能从雷击物的经济损失来估量。人类正进入信息社会,微电子技术已广泛渗入各行各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它既成了各种仪器设备的“心脏”,也是闪电主要袭击的对象,以致雷灾的后果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许多人包括一些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们还停留在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年代的思维状态,以为有了避雷针何惧雷击,小学课本上都讲清楚了。这种认识是危险的,因为闪电规律虽则与时代的进展无关,而成灾却与时代紧密相关。最能表明这一点的事例就是1992年6月22日国家气象中心遭雷灾。《中国减灾报》风趣的标题为:“大水冲倒龙王庙”。与200多年前一样,闪电是由避雷针吸引并导入大地,大楼、人及普通的设备均安然无恙,得到防护。可是循避雷针而流动的雷电流在四周产生的巨大的脉冲电磁场却使计算机极为灵敏的微电子器件毁坏了,对于它们而言避雷针成为“引狼入室”的祸首。
还有更意料不到的新现象:没有见到落地雷也可成灾。1994年5月23日,一场极普通的雷雨,北京天安门地区4个重要部门的高科技设备同时损坏,这一损坏所引起的影响的严重性谁都不难估计到。
当人们大量使用高新技术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素质,否则祸伴福至。乘现代化飞机的乘客应该懂得:若在飞机中摆弄笔记本电脑,则飞机上的仪表指示会出现误动作,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在现代化的医院里,使用“大哥大”,医疗器械可能会误动作而祸害病人,这是微电子器件的高灵敏度受到电脑、“大哥大”辐射的脉冲电磁信号的作用所致。而高空中云际的闪电辐射的强大脉冲电磁波对大范围内的高灵敏度的微电子器件更易发生作用,会导致误动作,使之电击穿而损坏。银行从来不发生雷灾,但当采用微机联网后,雷灾就跟踪而至,远处的闪电会在电话线上产生感应的脉冲电磁波高电压而被输送到各家银行的微机,若不配置合适的避雷器,灾祸就临头了。
还有一个不能等闲视之的现实问题。国务院自从黄岛特大火灾之后就重视到防雷,指令两部一局抓这项工作,设了机构,制订强制性措施,众多防雷企业应时而兴,涌现种种新发明的防雷器件设备,不少产品获得专利,获奖,获得鉴定合格证等等。究竟它们是否有效,许多防雷机构和人员辨别不清,争论剧烈,莫衷一是,已经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单位花钱买来雷灾,报刊已有揭露。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全社会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大、中学的课本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少数教材则是知识老化,脱离了当今雷灾实际。
其次,雷电这种自然现象比较复杂,迄今尚有许多现象难以观测和引入到实验室内作研究,即使已有某些研究结果得到大家的肯定,也常是一种统计性的规律,涉及随机性的因素较多。因此我国应深入开展这个领域的科研,鼓励部门之间的协作,例如我国超高层建筑正在兴起,随之出现一些特殊的雷击现象(如上图),亟须进行观测研究。(附图片)
上图右下角是中央电视台发射塔,尖顶发出上行雷,其分叉是向上的,很罕见。照片左方的闪电是常见的下行雷,其分叉是向下方的。童乐天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