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苦干兴黔江全地区5个县全是重点贫困县,8年奋战一举脱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5
第2版(经济)
专栏:

  苦干兴黔江
全地区5个县全是重点贫困县,8年奋战一举脱贫
新华社记者金敏四川日报记者张小明吴建平本报记者邹大毅
编者按:任何一个关心中国贫困问题的人,对黔江的变化和成就都不能不感到惊喜。
这里曾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为恶劣、人民生活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但数年间,黔江有了变化,不仅基本解决了群众温饱,而且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黔江的变化,意义是深远的。有人不是对我国特困地区能否真的脱贫表示怀疑吗?有人不是对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能否最终完成信心不足吗?黔江作出了证明和回答。
这种变化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更不能简单地类推说:黔江能变,别的贫困地区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变。变化,是干部群众奋斗的结果。其间要付出说不尽的艰辛。黔江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不正是贯彻始终的苦干精神吗?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政府和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党和全社会的责任。黔江的事实证明,不管外界如何扶贫,最终还是要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己起来和贫困作斗争。
应该感谢黔江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他们不仅为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争了光,为我们树立了扶贫、脱贫的信心;同时也为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
1987年,一部电视纪实片《穷山在呼唤》在中南海里播映。片中展示了位于武陵山区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5县的贫困状况:100万农民群众在闹饥荒,4万多人住岩洞或窝棚,60万人患地方病,110万人饮水困难,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才182元,人均粮食不足300公斤,全都低于国家划定的贫困标准。
199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全国扶贫工作时,一份新华社的材料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据这份材料反映:四川黔江地区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3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08公斤,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一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靠的是什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率领国务院扶贫工作调查组,深入到黔江地区的县、乡、村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组验证奇迹
从5月6日到15日,10天的时间里,调查组分别到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5县,跋山涉水,走村串户,调查了5县10村100户。陈俊生同志为了掌握全面情况,跑遍了全区5个县。调查组最后验证:
从1987年到1995年,黔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6%,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2.3%。这些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8年间全区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建区前38年投资总和的4.46倍;新增电力装机比8年前翻了一番,全区97.6%的乡镇、73.6%的村和70.2%的农户通了电;新修公路1342公里,新修乡村公路2900公里,96.4%的乡镇和60.9%的村通了公路;5个县城和80个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并进入了光缆网络。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995年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23元,比8年前增长3.25倍,人均占有粮食由292公斤增加到508公斤,农村居民存款余额增长了4.05倍;65万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60万人全面达到国家脱贫标准。
陈俊生同志在调查结束时作出结论:黔江地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这是一个奇迹!黔江的发展历程和扶贫经验对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指导作用。
宁肯苦干,不愿苦熬
川东地区曾流行一句民谣:“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形容黔江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足以教育子女懂得珍惜眼前的日子。黔江地区5县地处武陵山区,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又都是清一色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重点贫困县,过去曾是革命老区,所以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5大特征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地区。像黔江这样一个地区5个县全都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重点贫困县,全区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这5个县从原涪陵地区划出来组建成黔江地区时,这里是“最新最穷最边远,无电无路无工业”的一个地区,批准的地直机关行政编制是400个,开办费500万元。
新成立的黔江地区党委、行署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开发黔江,必先开发黔江人的思想;要立起黔江的经济支柱,必先立起黔江的精神支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后,黔江人喊出了一个震天撼地的口号:“宁肯苦干,不愿苦熬!”
苦干,成为黔江精神的精髓,成为振兴黔江的法宝。调查组和记者在黔江耳闻目睹,这种事例俯拾即是:
酉阳县细沙乡汪家村60多岁的田维春、张桂花夫妻改土16年不辍。每年秋收后,老两口就带上工具,上山改土,一个冬春一块。16年改土15亩,垒了95条坎子,4500多米长,终使瘠薄土变成了丰产田。
石柱县六塘乡黄腊村用7年时间,一锹一锤,手砸炮轰,把坡度在25度以上的近千亩石骨子山地改造成了平整的梯土,使粮食收入提高了1倍。
大河口电站勘探时,两岸绝壁无公路。数十吨重的钻探设备,全靠当地群众从数十公里外的苍岭集上肩挑背扛到幽深的河谷。
石柱县要打通一条从县城到长江边的出山通道,万余名民兵苦战70天,“啃”下23公里的“硬骨头”路段。在黑风口上,3000民兵腰系绳索,悬空施工,在100多米高、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上硬凿出一条二级公路;在荒无人烟的野人坡,4000民兵苦斗泥石流,滑了挑,挑了滑,滑了再挑,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次次把滑下的泥沙搬走。
…………
8年间,黔江近6万千瓦新增电力装机、1300多公里新修公路、2900公里新修乡村公路、88万多亩改造的田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支农工业等等,没有一个不是靠苦干,一手一足、一锹一土、一点一滴、风餐露宿、肩挑背扛、锲而不舍干出来的。
苦干须有带头人
苦干,关键是要有一批特别能吃苦的干部。“为官一任,苦干一场,造福一方”是黔江干部提出的为官准则。
黔江一大批干部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艰苦之中,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改天换地;不是穷则思迁,而是穷则思变,穷则思干。这使他们升华到了“身在苦中不知苦,甘把吃苦当享福”的忘我境界。
原地区水电局长张志祥为筹措大河口电站建设资金,长年累月,颠沛奔波。去年,当他荣获全国劳模光荣称号时,竟没有时间进京受奖。
地区水电局副局长李改一家4口分居在黔江、酉阳、大河口3处,他接连6年在大河口电站工地过春节,没有顾上和家人团聚。
地区丝绸公司经理何志发本来体弱多病,手臂肌肉严重萎缩,严重的胃病又使他常年靠喝稀饭延续生命。但他随身携带剪刀和嫁接刀跑遍了全区33万亩蚕桑基地,帮助蚕农脱贫致富。
地区交通局长黄绪良8年前离开家人,从长江边的涪陵市来到黔江,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每到星期天、节假日,他就上工地和修路民工一起开山放炮,碎石碾路;上级安排他去北戴河疗养,他却让给了别人。
原地区交通局副局长黄家夫常年蹲在公路改造工地上。正在梅子关隧道工程攻坚阶段,他的咽喉肿瘤扩大,他强忍着剧痛,一再推迟手术时间,一直坚持到隧道修通。
…………
在8年苦干兴黔江的奋斗中,许多领导干部负过伤、流过血,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在改造319国道黔彭段的隆隆炮声中,彭水县分管交通建设的副县长、交通局长和一名副局长都先后以身殉职……
陈俊生同志感慨地说:黔江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黔江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保障,也是黔江未来发展的后劲所在。
温饱之道重在基础
调查组在黔江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粮食。黔江地区解决温饱正是抓住了粮食生产这个基础。
黔江198万建卡贫困户最根本、最迫切的穷,在缺粮上;要解决温饱首先是要吃饱肚子。黔江找准了思路:“从农业入手,以粮食为突破口,奋战3年,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黔江2/3以上是坡土旱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很差。变薄土为厚土、坡土为梯土,改中低产田土为高产稳产田土,8年来,黔江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累计改造了中低产田土88.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7万多亩,奠定了一个增产粮食的良好基础。
在自然灾害面前,黔江采取“抗不赢就躲”的战略,“小春抓多,大春抓早”的战术,趋利避害。在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冬闲田土较多的小春时节,大力开发冬闲田、冬闲土,多种小春,“油菜下田,洋芋(土豆)上山,小麦进土”,在小麦地里推广带状种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冬闲田里放水种小春,变一熟为两熟。小春耕作制度的改变,使黔江耕地没有增加,种植面积、利用率却大大增加了。仅此一项,人均小春粮食就由1987年的64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170公斤。在大春时节,黔江全面推广水稻、玉米、红苕保温育苗,高寒山区推广玉米地膜覆盖,适当提早播种季节,增加有效积温,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来抗御春寒、躲过伏旱、避开秋冷。同时,还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提高良种普及率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逐年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光吃饱肚子,还不能算是解决了温饱。黔江的奋斗目标是要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脱贫奔小康,是要从生存型的圈子中跳出来,开发和发展适合黔江优势的产业。8年来,黔江在抓住粮食生产的同时,建立起了畜牧、烟草、蚕桑、林果、矿产建材和劳务输出6大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促进了加工业发展,又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地处深山的黔江地区,能在冲出贫困线上率先解决温饱,以雄辩的事实证明:贫困不是掀不倒的大山,苦干就是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这也是黔江奇迹给全国贫困地区提供的有益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