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智能机器人的灵魂——记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家常文森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863”计划十年巡礼

  智能机器人的灵魂
——记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家常文森教授
张诗农
他不是国内从事机器人研究的第一人,但他一开始就把研究方向指向了智能机器人的最前沿课题,瞄准了世界性的难题。
“863”智能机器人咨询专家组成员常文森教授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雄厚的自动控制技术理论知识和研究工作经验。80年代初,他开始关注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常文森看到,在这一领域无论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是应用前景都十分广阔。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他收集来国内外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图书资料,经过仔细认真的分析,以一个科学家的胆识为自己选择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向智能机器人最新前沿课题——机器人力控制技术发起冲击。
当时任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主任的常文森,同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1985年在日本筑波科技博览会上,由日本研制的液压传动两足步行机器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国后他针对液压传动结构繁杂、难以应用的缺点,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了研制电动两足步行机器人的设想。
机器人力控制技术科研课题立项后,他一方面亲自动手,开展这一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研究,另一方面招收博士生、硕士生,进行队伍建设和建立机器人研究室。1987年机器人力控制技术在“863”智能机器人领域立项。他带领和指导课题组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计算工作,解决了机器人力控制算法这一难题。1990年暑假,他从系主任位置上退下后,便一头扎进课题组,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解决了一年多没解决的机器人力反馈依从控制器这一关键设备的调试问题。同年11月,机器人力控制这一代表国际水平的研究课题通过鉴定。在此基础上,他带领课题组又经两年的攻关,完成了接触作业机械手系统结构。他们研制的机械手能把严丝合缝的方形或圆形组件插接起来,插孔精度达0.01毫米,压精度达10克,可完成在复杂曲面的接触作业,如擦拭玻璃、去除金属表面毛刺等一些高难度动作。
机器人力控制技术1992年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成果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实用技术,把机器人的智能化推进了一大步。
考虑到机械手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常文森教授又在1993年后以空间为背景,主持进行机械手双手协调研究。1994年4月,这项几年前由法国人最早开展研究的课题,首先在中国人手中完成了。
1995年7月,他主持的“磁悬浮隔振技术研究”和另一项“863”课题“数字地形模型与地图半自动化输入技术”,双双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的常文森教授,在他从事科研工作35年里,以其胆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决策与组织能力,在同行及他的学术梯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常文森教授认为,搞科学研究一是要出成果,二是要出人才,要以课题促进学科建设。只有选准世界性的最新前沿课题,才能接触最新技术,出一流成果,出优秀人才。他先后培养出了30多名硕士、13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今年61岁的常文森教授,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如今,在他的学术梯队中已有3人可作为学科带头人,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