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关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6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关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思路
乌家培
内容提要: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要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要强化企业信息化,以增强创新能力;信息化意味着网络化,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经营。
一、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抉择
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要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发展信息产业。这是同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各部门,重点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紧密相关的。关于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已讲得很明白了。它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同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并列的经济建设第二项主要任务提了出来。《建议》把通信作为与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科技、教育相并列的要重点加强的7个部门之一;把通信看作基础设施,与水利、能源、交通并列为要继续加强的4大基础设施之一;还把电子工业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在机械工业之后而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之前需要振兴的5大产业之一,要求电子工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以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提出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重点开发电子信息以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其他6个方面的高技术,而电子信息技术是被列为第一位的高技术。按《建议》规定,它应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并要求把信息咨询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加以积极发展,即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植根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人们应从多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国民经济信息化。从技术的角度看,它是在经济领域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首先是电脑化、电信化以及两者相互结合而出现的网络化过程;从知识的角度看,它是在经济领域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化、智能化的过程;从产业的角度看,它是信息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相伴而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产品的信息含量与产品成本的信息费用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从经济成长的角度看,它是反映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而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离开信息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因此,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但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必须从实际出发。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化任务尚未最终完成,信息化条件仍然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信息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积极,就可能错过机遇;不稳妥,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金桥、金卡、金关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电子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蓬勃成长。当然,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组织协调工作跟不上等,需要及时研究解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务必注重调查研究,基本摸清对信息化的需求,基本掌握实现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基本确定推进信息化的规划和政策。
目前,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既要为“两个根本性转变”服务,又要体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信息化应为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通畅的信息网络。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导向的经济,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制度,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在为增长方式转变服务方面,信息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革新技术和改进管理,进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目的。信息化能促进集约化,通过生产要素提高效率或优化组合,来增加或扩大产出。
这就要求人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还是信息服务企业,都应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技术进步机制。政府部门也要逐步理顺信息化所遇到的体制关系,为信息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开放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信息产业和信息企业的发展,必须讲求质量和效益,走集约经营的路子;信息事业单位同样要节约与开源并重,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工作实践中注重费用效益分析,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和损失,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较好的产出。
二、强化企业信息化
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先行。但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只考虑政府部门的需求,要更多地考虑和反映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主体。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中,任何企业即使在国内市场也会遇到国外企业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要赢得或保持优势,有必要走信息化的道路。竞争优势源于创新。而在当今世界,信息化是不断创新的主要源泉。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从这两个方面得到技术上、组织上、观念上创新的种种裨益。企业通过创新在竞争中实现规模经济,求得成长和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二是把信息资源用于竞争目的。过去,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局限于生产的单一过程和管理的具体业务。现在,已从单一过程的应用扩展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综合应用,从具体业务的应用推进到现代管理的战略应用。这种应用创新的结果,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并使企业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过去,信息资源在企业的利用局限于辅助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现在,信息资源还被企业进一步用于竞争的目的。例如,了解竞争环境的变化,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制订出奇制胜的竞争战略。这就要求企业或帮助企业把信息工作的重点从内部信息转向外部信息,把信息工作从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任务,提升到企业领导层必须亲自抓的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必须有本国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这是当今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一大特点。因此,国家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企业提高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或保持优势。否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发展信息网络
信息化意味着网络化。日本有的学者就把信息经济称为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是汇集和交流信息的最佳形式。它是多向的、交互式的,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的建设与运行,不仅仅有技术问题,更复杂的是组织协调问题,而且还有众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信息网络,指的是电子信息网络,或与远程通信相结合的计算机联机信息网络。这类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我国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有:从实际出发,借鉴外单位的先进经验,采取适当超前的发展战略,建设有一定特色的信息网络;争取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创造强有力的推进体制;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总体设计,与各部门搞好协调;需求导向,用户驱动,提高用户的素质;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要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信息流要同业务流相统一和相结合;加强人员培训和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教训有:偏重信息设备的采购和添置,而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果是数据库的上网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这两头弱,而信息处理设备这一中间环节较强,形成闲置或低效运转;只注重信息网络的一次性投入而经常性维护往往被忽视,使建成的网络难以正常运行;各自独立而相关的信息网络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联网率低。
互联网络(Internet)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结起来,形成网络化。它是电子信息网络的典范,也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从1969年以来,它发展很快,至1995年1月,已连接160多个国家,拥有4850万用户,已成为各国企业开展世界商务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的有用工具之一。对此,我们既看到其成功之处,如实用方便、费用低廉、用户参与和受益等,又注意其问题所在,如信息泛滥、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信息犯罪活动猖獗、收费标准和方式亟待改进、引发信息与经济贫富两极分化等。既要发掘和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做到“为我所用”,又要借鉴其经验教训,来改进国内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经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发展电子信息网络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和适当发展人工信息网络。因为,有些信息如动态实时信息适宜于采用电子信息网络来汇集和交流,有些信息如不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和传递的信息,则适宜于采用人工信息网络来汇集和交流。人工信息网络的发展,还有利于为电子信息网络打基础,特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应看到,现代信息服务工作与传统信息服务工作的界限是相对的。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信息服务中渗透和推广应用,也就变为现代信息服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