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走进人艺剧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7
第4版(副刊)
专栏:热点回述

  走进人艺剧场
袁晞
我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剧场里度过了六月的几个夜晚。不少和我一样的“人艺”以至话剧艺术的爱好者观看了北京人艺为建院四十四周年新排演的大型话剧《红河谷》、小剧场话剧《在茫茫大海上》和《傍晚发生的小事》,感受着话剧艺术的氛围。
外国文艺作品能流传到中国,一般要经过多次优胜劣汰的选择,能搬上中国舞台,又经过导演等主创人员的精心选择,多半都是精品。波兰当代作家斯·穆罗热克的剧本《在茫茫大海上》、瑞士当代作家弗·迪伦马特的剧本《傍晚发生的小事》是两个小戏,但称得上精品。前者是一出荒诞剧,作者设计了大海孤舟中的三个漂泊者必须以其中一个作食物吃掉的情境,以此表现人性和社会,让人们得出不尽相同的理解。正是这种主题的多样性,使得剧作的意义更加深刻,也更具有普遍性。后者是典型的迪伦马特的“犯罪故事”:一个讹诈者想讹诈一个以作家为业的杀人犯,终被杀人犯所杀。虽然有“是罪恶的社会造就了罪恶的杀人犯”这样的社会内容,但舞台处理有些概念化,因而显得平庸。
《红河谷》是北京作者新创作的剧本,描写中国北方一个小村庄发生的事情,人们为脱贫致富而建工厂,工厂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人们自食恶果……作者想以此表现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但越写越简单直白,几乎成了宣传环境保护的“行业戏”。尽管导演和演员费尽心力,也难以让观众满意。
值得一说的是,在以上剧中饰演主要角色的冯远征、濮存昕、梁冠华、张福元、孙星等中青年演员的表演日见功力,他们用自己的才气和心血继续着北京人艺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的魅力留住了基本观众。
无场次话剧《冰糖葫芦》先后在民族宫剧场和中国儿艺剧场上演,由北京人艺退休老演员为主要阵容。郑榕、吕齐、李婉芬、牛星丽等人依然是出色的,但从全剧看却有因人设戏、只见角色不见戏之感,有点像看明星队踢球,每个人都有高招儿,却少见激动人心的场面。剧作写的是老年生活,主题是歌颂善良和真诚等传统美德。剧本另有一个副题,认为商战中的道德冲突你死我活,而“文革”中摧残人们灵魂和肉体结下的宿怨却可以轻易化解,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剧中明显的轻商倾向也有悖社会进步的潮流。
行话说“剧本是一剧之本”,归结起来《冰糖葫芦》和《红河谷》剧本都有所不足,创作剧目还应在剧本上多下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