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8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国家体改委秘书长郭树清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在三个问题上体会特别深刻。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原有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践的重要性或首要性。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探索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这在世界上无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人们固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体会提出这样那样的看法,甚至各种理论设想或模式,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实践,要看是否实现了“三个有利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统一认识。三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性。改革必须统筹协调,要从多个方面推进,要措施配套。
结合近两年的工作实践来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我感到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牢固树立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思想,下一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紧密结合起来。这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件事。几乎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完全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总要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劳动就业结构,甚至还包括土地使用结构的调整重组。这样做也最有利于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要把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搞好国有企业的实质是搞好国有经济,搞好国有经济的实质是搞活国有资本。这就需要既盘活存量,又用好增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和部门对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认识不足,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增量资源仍然在按老的方式来配置,形成一边在改革老企业,一边在按老模式复制新企业的局面。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证明,把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结合起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银行要向商业银行过渡,二者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不仅十分相似,而且紧密相联。国有企业呆滞贷款大都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国有企业不建立起风险和约束机制,国有银行就难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要同步协调,要互相促进。
四是要把搞好大企业与放活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搞好大企业和放开放活小企业,是搞好国有经济的两个方面,都应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特点不同,条件不同,改革的具体做法也应有所不同。但是,大企业改革搞好了,可以为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小企业改革搞好了,也可以为搞好大企业提供有益的经验或启示。
五是要把宏观层次的措施与微观层次的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例如破产、兼并、资产债务重组和土地使用结构调整,既需要地方和企业做大量工作,也需要国家采取一些过渡性的政策措施。(附图片)(本版照片为本报记者张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