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巴尔干迈出对话的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尔干迈出对话的一步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
沉寂了6年之久的巴尔干外长会议本月6日—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与会各国代表就加强东南欧稳定、安全与合作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一项联合宣言。这标志着巴尔干国家间的政治对话已经恢复,对缓和该地区紧张局势,促进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此次会议是巴尔干各国在寻求相互谅解、改善地区形象方面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由于纠缠不清的民族问题和领土纠纷,各国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原有的力量均势被打破,一度被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掩盖起来的各种矛盾再度浮出水面。各国间矛盾不断激化,前南地区甚至爆发了战后欧洲第一场热战。一些大国趁机染指,寻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这进一步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
波黑战争结束后,恢复政治对话,保障巴尔干持久的稳定与安全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保加利亚根据1990年在地拉那举行的第二次巴尔干外长会议赋予的权利,积极筹备召开新一轮外长会议。希腊近年来与保加利亚关系发展较为顺利,而且主张巴尔干安全事务应由该地区所有国家参加解决,因此积极支持保加利亚的倡议。南斯拉夫对此次会议更为重视,希望借此机会走出“外交围城”,在国际事务中再次发出自己的声音。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和波黑也分别派外长或副外长与会。马其顿共和国由于在会上不能使用自己的国名和语言,最后抵制了这次会议。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已宣布自己不是巴尔干国家,因此仅派观察员与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作为外部大国积极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为使会议如期举行,美国助理国务卿科尔布鲁姆曾赴巴尔干地区穿梭访问,协调各方立场。此间权威人士分析说,美国对巴尔干外长会议如此热心:一方面它希望稳定该地区局势,以便集中精力收拾波黑乱摊子;另外,它也试图借机推行其“泛巴尔干安全新结构”。
由于巴尔干各国间矛盾极为复杂,此次会议决定避开双边的争端,只讨论巴尔干地区的共同利益。从发言情况看,除了阿尔巴尼亚提出针对南斯拉夫的科索沃问题外,其它各国基本上遵守了这一原则。与会代表主要讨论了改善睦邻关系,加强地区稳定与安全,推动多边经济合作问题。在有关安全问题上,外长们重申了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争端的原则,并建议召开一次巴尔干国家国防部长会议,探讨加强防务合作、增加军事交流的可能性。
推动多边经济合作是此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与会各国将改善本地区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扩大贸易和投资确定为合作的主要方向,同时还提出了修建铁路、增加新的过境通道、创立巴尔干交通和通信组织等具体建议。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及环境保护、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等方面的合作。从会议发表的最后文件看,此次外长会议主要是确定了多边合作的原则和方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协议的落实还有赖于今后细致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巴尔干国家致力于改善相互关系、增强地区合作的同时,都在淡化自己的地区色彩、突出欧洲属性。它们更多地是将目光投向西方,在全欧一体化进程中寻找着自己的前途。在安全方面,希腊和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而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已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渴望早日跨入北约大门。在经济方面,可以说所有国家都将与欧盟的合作视为首要目标。东道主保加利亚总理维德诺夫在会议开幕式上明确指出,巴尔干国家不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俱乐部”,而是要与各地区组织、全欧机构发展广泛的合作。也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此次会议的正式名称定为“旨在加强东南欧稳定、安全与合作的巴尔干会议”。不过,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个别接纳巴尔干国家并不热心,它们向巴尔干国家发出了明确的信息:加强内部合作,共同融入欧洲。
(本报索非亚7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