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转变观念仍是当务之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9
第2版(经济)
专栏:

  转变观念仍是当务之急
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们感到这几句话讲得非常深刻。同时江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青岛港是我国五大口岸之一,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整个“八五”期间,吞吐量完成两亿多吨,比“七五”增长26%,收入27亿元,比“七五”增长两倍还多。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尽管如此,我们感到,进一步搞好,还要做艰苦的工作。
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我感到这是很关键的一条。思想观念陈旧,这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跟不上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跟不上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目标的要求,有些思维方式、办事程序,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套子,特别是港口生产过去长期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这种观念比较深,表现在六个方面,不适应当前的改革发展。
一是市场意识。现在提倡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但当前,港口的许多工作都是被动地做,不是作为竞争的主体,而是处在被动状态。过去港口工作重点习惯于在港内,完成国家下达计划就行了。现在,改革开放后形势不同了,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主战场在港外,要走向市场,为货主服务。我们现在提倡整个中国内陆地区都应当成为我们的经济腹地,这个观念现在还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也是思想观念问题。
二是成本意识。如何降低物化劳动消耗、活劳动消耗,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这一点,与邯钢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与邯钢比较起来,为什么效益不算好,主要是成本大,港口经营目前仍然是粗放型的,成本也核算,但核算得并不确切,没有搞好成本否决。
三是竞争意识。国有企业总是放不下架子,感到是老大,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不强,满足于差不多就行了,有了问题怨天尤人,等、靠、要惯了,等国家政策,靠国家支持,有困难找国家。竞争意识跟不上,就不能够参与竞争,加快发展。
四是风险意识。国有企业,特别是港口,总感到是国家队的主力,经营好的时候不能居安思危,不考虑不好时如何办,没有风险意识。
五是科技进步意识。即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自己,依靠内涵方式来扩大再生产,搞技术改造的问题。青岛港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港,老码头历史长、设施旧,昨天怎么干,今天还习惯于怎么干,老套子,老规矩,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挖潜改造,提高能力,这一点有差距。
六是信心不足。老是感到政策不活,困难很大,前怕狼后怕虎,畏难发愁。
我们局党委在学习中,感到思想观念中有这六个方面的难点,这种感受特别深。
我感觉到企业目前的难点,毕竟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作为企业经营者来说,能否尽心尽力把企业办好,能否在国家大政方针要求下搞好企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只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深化,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
青岛港这几年紧密结合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密切结合实际提出自己指导思想,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青岛港自己的事情办好。交通部认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苦练内功的思想,积极进取不等不靠的思想,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解决好内部问题。
我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确定了我们自己的四条标准,第一条是有利于港口安全质量稳定和经济效益提高;第二条是有利于港口经济实力提高和发展后劲增强,不能搞短期行为;第三条看职工的实惠是否增加;第四条标准是是否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这四条标准来衡量我们青岛港事情办得好不好,企业活不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