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9
第9版(理论)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

  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罗国杰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七十五年光辉灿烂的历程。今天,我们纪念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七十五年来,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拒腐防变的一项根本措施,就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肩负着极其艰巨的使命,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每个党员成为积极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强战士,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的需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过,我们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老百姓,不能把自己降低到一个普通群众的水平,并且强调要我们每一个党员“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在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腐蚀和影响下,怎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经受住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等等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呢?从根本来说,就是要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它来观察历史,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之所以最终必然要走向灭亡,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会取得胜利,是有其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规律的。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在考察人生问题时的具体体现。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和态度的问题。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从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价值观的范围较大,因为它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而人生观主要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价值观包括着人生观,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因此,我们所说的价值观,也包含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应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
值观
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应当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是价值?一般来说,价值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学、哲学和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个范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是指经济学中所说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指政治方向、道德观念、人生意义和思想追求上人们所认为的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去奋斗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人们常用“贵”来表示“价值”这一概念。“贵公”就是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看作是最值得追求的;“贵义”就是把“义”看作最有意义的;“贵生”就是把生命看作最重要的等等。价值观就是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在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的社会内,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的利益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有各不相同、甚至全然相反的价值观。在当前的社会中,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种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它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对于个人主义者来说,由于它处处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作唯一的目的,而把社会看作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因而他必然会认为只有个人的一切,才最重要、最值得他去追求,因而也就必然会认为,只有追求个人的私利,谋取金钱和名位,才算有最大的价值。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将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也就不值得为它去奋斗,更不值得为之而献身。西方敌对势力在图谋分化、西化我国的同时,还特别加强其“价值观”的渗透,公然不讳地要用他们的价值观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从而达到他们搞垮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表明,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确实发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西方资产阶级所奉行的个人中心、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既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又是他们腐蚀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人们一旦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就必然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西方敌对势力曾经以这种手段,在某些国家得逞,因此,他们正不遗余力地加大力度,对我国人民、特别是我们的干部和党员推行西方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金钱崇拜和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应当是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人们所应当树立和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不断发展变化的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和新矛盾,每日每时都向每一个共产党员提出有关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判断和解决。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应当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各种不同事物的善恶、美丑、对错、真假以及赞成与反对、应当与不应当呢?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更有价值?怎样看待金钱?怎样看待为社会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所经常面临的有关价值观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凡是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我们就应当看作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我们为之献身和奋斗的,反之,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我们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极其深刻地指出:“我们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共产党员所应持有的价值观。
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既然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社会也就不再应当有统一的价值导向。这是一种错误的、极为有害的理论。我们认为,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念,呈现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但是,正如我们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样,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在承认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适当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但作为这些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念,它既有其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方面,又有着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方面。因此,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来说,我们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必须进行分析、教育、引导和批评,不允许那些违背广大人民利益、腐蚀劳动群众思想、污染社会风气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上流行,以保证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从我们党的思想建设来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的党员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侵蚀,党就更应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更加注意对党员的价值观教育。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告诫我们:“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当前,我们更应当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出发,自觉地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自己党性锻炼的根本要求,使自己成为能坚决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一直强调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强调树立和坚定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党员经受住了这场大变革中的各种严峻的考验,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有少数党员,经受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在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正像江泽民所指出的:“有的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因此,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怎样才能更好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讲话。我们应当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深刻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殊重要意义,并把它同提高我们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联系起来,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起来,从而增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性。
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地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以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划清界限,对一切没落腐朽的东西,要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当我们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身体力行,不断地在实践中检查自己,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列宁曾经极其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们应当努力改正那种“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认真培养和锻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第三,要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充分认识自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活到老,改造到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它需要经过教育、修养和在实践中的磨练,才能形成。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必定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不断地对人们进行腐蚀。邓小平同志说,“要说有风险,这就是最大的风险。”一个共产党员,一旦经受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侵蚀,就必然会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见微知著,提高警惕,严格要求,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狠下功夫,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