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义务工作者,带着最初各自不同的动因,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他们有着同样的情怀、同样的爱心,实践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9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义务工作者,带着最初各自不同的动因,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他们有着同样的情怀、同样的爱心,实践着一个共同的理想——
  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张为真梁毅
义工,在国外是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在我国,它却是个百姓们刚开始认识的新事物;在深圳,它已有了6年的发展史,并且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记者想采撷义工中几个典型人物,了解每个人无偿奉献、不求索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
人帮人本来就是平常事
风风火火从外面走进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士,一踏入深圳市义工联办公室的门,宛若回到自己家一般无拘无束。不用介绍,想必她就是义工中颇有声望的郑桂莲了。
“你是记者?我可不会讲话,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只不过是每个周六上午到社会福利中心,陪那些孤寡老人说说话,散散步,有时也喂饭、洗涮。给你看张照片吧,这是我们去年中秋节去罗湖老人院时照的。唉,中秋合家团圆,老人们多寂寞呀!于是,我们20多个义工就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专程去陪老人家了。我们花钱给每人买了一份礼物,跟他们联欢。那一晚看着老人家们乐呵呵的,我们心里也暖洋洋的。”
“你不是问我为什么做义工吗?说来话长。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有些弱智,几年前丈夫过世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偏偏大孩子又突然病得厉害,我真感觉如天塌了一般。是义工联的同志们通过居委会找到了我,他们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我真的是不知该怎样感谢。我想,大家给了我这么多的帮助,我也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人不能没有良心呵!于是,我做了义工。”
没有什么比得到信任更令人满足
还没有见到任周剑前,市义工联的同志先递给我一份小任去年写的文章《共享一轮明月,中秋节义工与深圳市劳动教养所联谊侧记》——“今年9月9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落日余辉下,7时15分我们20多名义工准时赶赴市劳动教养管理所。我们带着一些书籍、带着丰富多彩的节目、带着一个感化和帮教的心愿,和正在接受改造的学员倾谈、交友。这次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
文如其人。见到在某公司供职的小任时,发现他果然举止十分儒雅。
“那天我的感受太深刻了,你知道,我们只是尽了一份微薄的义务,却得到了最珍贵的信任和接纳。还有什么比得到信任而更令人满足的?”
据说,小任是义工中的积极分子,无论是助残小组、助学小组,还是接听热线电话,都十分地尽职尽责,只是他言语不多,干得再多也不张扬;做得不顺时,也不抱怨。
他对我说:“毕业来到深圳,待自己工作生活基本稳定下来后,业余时间除了读读书常常没事做。与其闲来无事,不如不去帮别人一把,帮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任何事都不会白做,你付出了,同时也得到了。比方说我做义工,有助于我认识社会、丰富阅历,也得到了信任,这些都不是可以用物质和金钱来衡量的。人活着不能只为钱,做事也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
每一次付出都能获得成就感
经过一番等待,终于在华灯初上时等到了下班归来的罗斌。
到底是市义工联的理事,张口就挺显水平,“我们义工个人没什么好宣传的,义工这项事业可应该好好报道。有什么你请问,我有问必答。”
记:你为什么热衷于义工工作呢?
罗:我是个打工仔,做保安工作。我除了每天尽完我分内的职责,又能做什么?自从我加入义工联后,不仅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我还要参与考虑制定义工服务计划,还有机会让我组织百名义工参加的活动,我的潜能被发掘出来了,我的口才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你不知道,当我成功地组织完一次义工活动后,我的心里真是又激动又骄傲,我被别人重视,也被别人尊重。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体验成就感。在深圳,没有什么能比义工工作更让我牵挂的了。
记:你在做义工中,感觉有什么难处吗?
罗:困难不能说没有,首先是来自许多人的不理解。什么时候有了人人理解义工,人人把做义工视为自己的义务这样一种风气,那这个社会就更加健康成熟了。再有,义工开展活动,太缺乏经费、场地等必要条件了,常常徒有计划,难以圆满实现。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关心支持义工工作,大家共同踏上一条爱心路,那这个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尽我所能给别人创造一种幸福
人去楼空,团市委的人都下班了,夜色中唯有义工联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透着静谧,映出温暖。娴雅的刘娅又一次在此开始了她义务接听热线电话的服务。
刚刚下班离开机关,匆匆吃了点快餐就赶过来,今天她值班,不能迟到。
当我说明来意,她矜持地一笑:“随便聊聊吧。我从大学起就做团支部工作,现在又做党务工作,都是与人的思想打交道,推心置腹地交谈,从精神上与别人沟通,尽我所能给予别人,我感到很愉快。打进热线电话的内容,多是关于学业、事业、婚恋、人生观、人际交往、心理咨询的,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正说着,铃声响了,刘娅忙起身去接电话,“喂,你好,我是义工热线电话服务,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宁静的夜晚,只有刘娅柔美的声音在低回,像是跟一位朋友在诉说,又像是对一位亲人在劝慰。放下电话,她在每日的电话记录簿上认真填写:时间、内容、答复、是否转介……
等待中,她继续与我聊天。“深圳是个移民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存压力很大,亲朋又多不在身边,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渴望。电波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墙推倒了,它开启了一扇通向心灵的窗户。面对许多陌生的朋友,面对他们真情的流露,你的情随着他们一起喜与悲,你的心为使他们摆脱困惑和苦恼而竭尽全力,有时哪怕你只充当一个倾诉对象,这过程本身,你就体验到了一种美,一种幸福。这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得到的,这里没有虚伪,只有心与心的真诚关怀。”
我指指她放在台上的心理学书,她解释说,“接听电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短时间内要有针对性地给对方以帮助,让对方感到确有收益就必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请教专家,提高自己的素质。”
电话又响了,悦耳的声音又回荡起来。接过几个电话之后,时间已到10点,她示意我先走,说,“大多数义工都是超时工作的,因为大家都不忍心放下手中正热的电话,那是代表一个个新希望的燃点,常常因此而误掉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只好步行回家了。”
享受给予的欢乐
曾有一位义工这样记述自己的体会:
“在做义工的日子里,始终把服务对象当作亲人朋友。当他们忧伤、困惑时,给予一份亲切的抚慰,为迷茫的心灵寻找一道海岸线,也在自己的地平线上画出一道彩虹;当他们遇挫、失意时,给予一个真诚的鼓励,为低落的心扬起一帆希望,也为自己人生的航船充一次电;当他们成功获胜时,给予一声由衷的喝彩,为灿烂的心平添一份温馨,也让自己的心作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这样,存储的是一片爱心,提取的则是成功的喜悦和内心的满足,当把爱心和热情一点一点给予别人时,幸福和充实也一点一点装进了自己的行囊。给予,使我真正领会了幸福的含义;给予,永远比索取欢乐。”
这也许能代表许许多多义工的回答,为什么要做义工——享受给予的欢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