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南沙信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09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南沙信使
陈立军
在距祖国大陆1400多公里的南沙永暑礁,有一个我国最偏远的邮电局。年仅19岁的水兵赵勇,是这个邮局的第18任“局长”。他是这里最忙的人,守礁以来已经收转了全国各地来信3000多封,每天要给20多位素不相识的人回信。战友们亲切地称他“南沙信使”。
守礁官兵把对祖国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寄托在一封封书信中。可是,每过3个月,他们才能收到和寄出一批信件。这对于年轻小伙子,尤其是热恋中的战士来说,似乎太漫长了一点。但官兵们收不到信不要紧,信发不出也不要紧,照写不误,每封信按日期编上序号,一次寄一批。这一封封家信,都是他们在望月看海听涛思乡的日子里,沾满泪水和思念写成。
每次巡礁,赵勇都要带上一个信箱,随艇到其他小礁收发信件。于是,这个信箱成了守礁官兵心中的“吉祥物”。战友们一看见信箱,便会一拥而上,欢呼:“书信万岁!”
每一位光临南沙的客人,都要请“局长”在信封或贺卡上盖上南沙邮戳,留作永远的纪念。有人还别开生面,在文化衫、采访帽上盖满标有“海南南沙群岛,573101”的邮戳,作为艺术品收藏。
许多寄往南沙的信件出自小学生之手,他们想听叔叔讲南沙的故事。也有不少信件是年轻姑娘抛向守礁卫士的“红绣球”。
有趣的是,邮局经常会收到寄往“南沙经济开发区”、“南沙教委”、“南沙卫生局”的信件。这是人们对南沙了解太少的缘故。赵勇和战友们都说:“我们南沙人有责任和义务把这里的一切告诉给更多的人们。岛礁再小再偏僻,也是祖国的土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