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香港中资的崛起与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03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迎九七话香港

  香港中资的崛起与贡献
张国庆
在香港的经济活动中,近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令人瞩目的企业群体——香港中资企业,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中资崛起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
我国内地资本到香港经营,最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从清朝同治十一年间在香港设立轮船招商公局(今香港招商局集团前身)开始,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他几个老牌的中资企业,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旅行社、华润公司,也分别有80年、69年和49年的历史。
在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的1979年以前,中资企业尽管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数量上也只有122家,这在香港当时注册的24万多家公司中,仅占很微小的一个份额。在业务经营上,除中银、中旅、招商、上海实业等少数企业涉及金融、旅游、航运和制造业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事单一的与内地的进出口贸易业务。那时,如果把中资企业放在香港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就不难发现:“数量不多、业务不宽、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是当时中资企业的基本特征。
中资企业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出现,并在香港不断发展,是在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香港由于其独具的与内地密切的人缘、地缘优势,自然成为我国观察世界的“窗口”,扩大贸易的“桥梁”,引进外资的“渠道”。从1979年到1989年十年间,中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发展到2000多家。其间,也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人才、资金以及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不能适应香港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为此,在1989年以后,香港中资企业用了近3年的时间,进行了清理、调整、充实,精简到1500家。以此为标志,香港中资企业开始进入有序、规范、稳健的发展轨道,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全方位发展、多层次组合、能较好适应香港市场竞争的企业群体。
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发展
如果说,在3年清理调整之前,中资在香港的发展是以“量”取胜,那么,进入1992年以后,香港中资的发展就更注重“质”的提高。抓住这个契机,香港中资企业认真思考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重新设计了企业的市场定位,注意吸收当今世界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各方面成功经验,调整了经营思路和策略,不仅在实业化、多元化和集团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且在由商品经营、生产经营朝着资产经营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实业化方面,如今中资在香港的实业投资,领域已遍及航空、海陆运输、仓库码头、隧道、电讯、电子、机械、化工、制衣、食品、烟草、印刷、酒店、房地产、商业百货和超级市场等众多行业。重大项目有中信泰富投标33亿港元取得的添马舰地盘发展权,控股50%的大屿山愉景湾楼宇开发权,参股25%的国泰航空,占股7.87%的香港电讯,分别占46.2%和35%股份的东区和西区海底隧道。华润集团参股投资的大老山隧道和国际货柜码头,以及储量30万吨的青衣岛油库。粤海集团下属广南集团收购并占有70%股权的香港22间KK超级市场。中国航空(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控股35.8%的港龙航空公司等。
在多元化方面,不少中资企业开始摆脱了单一贸易业务的束缚,注意谋求多元化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做到“主业要强、副业要活”。今天的香港中资企业,已突破了过去的经营概念。华润集团已不局限于贸易,其经营已开始向地产、能源、码头、银行等方面渗透。招商局集团也不是单一的航运集团,其在香港和内地兴办的110多家工业企业,已使副业与主业相得益彰。中旅集团也不再单纯地搞旅游,其在国内投资的电厂、炼油厂以及参股的深圳航空公司,已使企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增长点。
在集团化方面,中资企业利用香港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认真吸收和借鉴香港当地和外资企业集团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对企业不适应香港市场经济要求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一些企业开始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经营理念来构思企业发展方略,通过企业重组、产权重组、资产重组;合作、合资;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企业集团和开展集团化经营。如中远(香港)集团经过企业重组,现已形成航运、集装箱租赁、码头和房地产四大支柱产业和船舶代理、揽货代理、贸易、工业能源、金融、保险、资讯科技、劳务输出、旅游九个行业门类互为补充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近380亿港元。
光大集团经过资产重组,其控股的两个上市公司——光大科技和光大国际,受到了香港股市的热烈追捧,分别取得1996年香港上市公司升幅最大前十名中的第一名和第五名,其市值与上年度比,分别增长了622.22%和432.39%。
1995年,香港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港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已达11家,他们依次是:中银、华润、中远、招商、中旅、粤海、中信、中国海外、越秀、中国保险、光大。
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来发展是个方向,依靠外部的条件和资源来发展也是一个方向。香港中资通过总结香港市场竞争的经验注意到:中资企业要在香港迅速发展壮大,仅仅依靠生产经营或商品经营是不够的,必须寻求新的增长方式,这就是学习国际级大企业迅速崛起的经验,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的优势,积极探索并开展资产经营,实行扩张式发展。由此,香港中资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生动丰富的资产经营活动: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并努力改造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尽快与香港市场接轨并符合上市的条件和要求。二是大举收购兼并企业。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香港资金优势,配合内地国有企业改革,大举收购兼并香港和内地企业,迅速壮大自身实力。三是使用“注资壮大”概念,一些中资采取向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注入资金或优质资产的方法,使之资产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企业增大,市值大幅度攀升,成为本企业资产经营的“旗舰”,为以后的配股筹资开辟“航线”。四是运用分析上市,实行裂变式扩张发展。随着上市公司实力的增强,上市公司及时把下属成熟的子公司分析上市,使之成为香港股市中的又一活跃“细胞”。
香港中资的资产经营,加速了中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了企业活力,进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效十分显著。如中信香港集团,1990年以近4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泰富公司51%的股权,并将其易名为中信泰富,经过近7年时间的经营,现中信泰富已发展成为总市值超过900亿港元的超大型上市公司,市值扩大100多倍,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在去年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排名中居第九位。目前,香港中资5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已超过1600亿港元,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6%以上。其中,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有7只,分别是:中信泰富、粤海投资、华润创业、上海实业控股、中国海外、中远太平洋、越秀投资。
“繁荣香港、服务社会”
许多中资企业在香港的运作,自觉以“繁荣香港、服务社会”作为企业的宗旨,积极融入香港社会,与620多万香港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在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长期以来,中资企业一直担当着香港市场鲜活冷冻食品主要供应者的角色。香港居民每天生活所需的蔬菜、猪、牛、羊、鸡、鸭、鹅、鱼、蛋等,95%以上是香港中资企业组织供应的。其中活牛、活羊的供应量是100%,猪的供应量占99%。香港的每家每户几乎都与中资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香港的基本建设中,中资企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在新机场工程、通往新机场的铁路工地,以及在香港的海港、道路、水务、地盘开拓、楼宇建筑等各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都可以看到中资企业的建筑队伍。本着“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经营原则,一些中资建筑企业往往承担着最艰苦、最薄利的项目,默默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奉献。仅据中国海外集团统计,该集团在香港移山填海造地面积就达836万平方米,相当于为港岛增加了1/9可使用的土地。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公共屋邨、商住中心和楼宇,达560多万平方米。单住宅一项就为近30万香港居民提供安居乐业的家园,也就是平均每20个香港居民就有一个住上了海外集团所建造的房屋。该集团为严重缺水的香港建成的从木湖至大榄涌长达20多公里的输水管道,其输水量就占了香港淡水耗用量的70%。
中资到香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内地的信息、需求、资源,成为连结内地市场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香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香港的经济内容,加速了香港的资本流动,促进了香港的经济繁荣,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商业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如今,人们已清楚地看到,随着中资的进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了,香港经济中的“中国因素”也进一步增大了。
具体表现在,目前在香港的各主要经济领域中,中资已占有一定的位置:在香港贸易、金融和保险、航运三个主要方面,中资所占的市场份额,已占同行业的22%至25%。中资经营的往内地的旅游服务,约占50%。中资承建的各类工程,约占建筑工程量的12%。在高科技方面,中资是香港发展高科技的积极力量。如航天科技集团所开发的科技产品,就曾获得“总督工业奖”和“产品优异设计奖”,航天科技集团也成为香港第一家全面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证书的电子电器工业类上市企业。此外,中资对香港电讯、航空、隧道、机场、货柜码头的参股和部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香港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1994年5月,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参与了港币发行,到目前发钞量已达120亿港元,占香港发钞量的16%。1996年,中银集团的代表担任了香港银行公会主席,这是中资第一次在香港银行界担任的职务。在香港股市方面,由于中资的上市和整体实力的增强,不仅改善了香港股市的成分结构,而且增强了香港股市抗风险的能力,稳定了香港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去年,香港中资企业的红筹股受到了普遍、热烈的追捧,一时间造成红筹股普遍攀升、热闹非凡的场面。有评论指出,中资上市的红筹股,使投资者在历来深受美国股市影响的香港股市中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现在,中资的每个上市举动都会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应。这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看好中资企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资企业的实力和影响。
到1996年为止,经国家批准的香港中资企业已发展到1818多家。据测算,到1995年,香港中资企业总资产达1.3万多亿港元,其中仅中银集团一家总资产就达9000亿港元,净资产近1600亿港元。在香港的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二位。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可以预计中资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已明确指出:“九七之后,中资企业在香港不享有任何特权,不谋求主导地位。”因此,中资企业将继续在香港法律和“游戏规则”的监管下,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香港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接受优胜劣汰,寻求生存和发展。中资与其他外资的关系,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展望“九七”以后的香港中资企业,将会更好地与香港当地和各国外来的企业一起,携手发展,共创香港的繁荣!(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