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上海繁荣文艺“三大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2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坛掠影

  上海繁荣文艺“三大件”
叶先莱
上海市作协在组织作家创作长篇小说、影视文学、儿童文艺“三大件”的过程中,积极摸索一套既符合艺术规律,又适合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三大件”的创作呈现出走向繁荣的好势头。
一九九五年,全国文学创作上海中心成立后,上海市作协抓住这一契机,在坚持为作家服务的基础上,开始以创作为中心,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他们首先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组织创作、出版《大上海小说丛书》的规划。
为保证这一旨在繁荣长篇小说创作的规划得以顺利实施,上海市作协专门成立2了一个由作家、评论家、编辑组成的丛书编委会。编委会在每部小说的创作阶段,就开始前期介入。他们对每部书稿都认真阅读,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但是他们同时强调,编委会与作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编委提出的意见仅供作者参考,至于如何修改,由作者自己决定。前期介入沟通了创作、2编辑和出版等环节,使作者在创作阶段,就能够听到编辑和评论家的意见,有力地保证了作品质量。俞天白是上海比较有名的作家,过去交给出版社的书,一般很少做大的修改。这次编委会对他的长篇小说《金环套》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他认为意见很中肯,对于完善作品很有启发,于是先后做了三次较大的修改。小说出版后,被人们认为是俞天白写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大上海小说丛书》计划每年出五部。第一辑五部长篇小说,包括孙颙的《烟尘》、俞天白的《金环套》、李其纲的《股潮》、徐蕙照的《水魇》和李春平的《上海是个滩》,都已经于去年年底出版发行。
为鼓励作家投入这套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丛书创作,上海作协还适当运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每部书的作者除了得到出版社的较高版税稿酬外,还可得到创作中心给予的创作津贴。创作中心还拨出专款宣传丛书,以保证作品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上海作协还与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上海永乐影视集团公司等单位合作,成立了上海作协影视剧本创作中心。他们充分发挥作协优势,调动作家力量,组织改编作协所属刊物上发表的小说以及《大上海小说丛书》中的作品,形成了由小说到影视剧本,再到摄制的一条龙操作方式。
剧本中心一九九六年上半年成立后,除了与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永乐集团公司按照协定合作外,还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上海有线电视台、河北电影制片厂等洽谈了具体项目。目前,已有电影剧本《詹天佑》、《三条汉子》和电视剧本《爱心工程》、《肇事者》等与制作单位签订了合同,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股潮》、《黑道》和电影剧本《游泳池》也与制作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
剧本中心在直接组织影视剧本创作的同时,还以经纪人的身份,代理作家的影视剧本创作的版权谈判,以保障作家的合法权益。由于剧本中心具有雄厚的创作实力,引进了市场机制,从而保证了影视制作单位能够获得自己满意的高质量影视剧本。
上海作协实施的这种遵循创作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成了繁荣文艺“三大件”的推动力,受到了作家、出版单位和影视制作单位的普遍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