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希望工程感谢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希望工程感谢您
本报记者唐维红
2月21日清晨,记者走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在地——北京后圆恩寺甲1号。院内布告栏上邓小平同志的彩色照片和他亲笔题写的“希望工程”四个大字,静静地传递着“希望工程”全体工作人员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悼与怀念。
青基会秘书长徐永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希望工程’,从一开始就得到小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1990年9月5日,‘希望工程’实施不到一年,小平同志就欣然提笔,为这项造福子孙、利国利民的事业题了词。1992年,小平同志这一题词公开发表,极大地推动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开展,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参与‘希望工程’,为失学儿童献爱心的高潮。随后,小平同志又两次捐款,亲自资助那些失学的孩子。”
徐永光深情地回忆说,那是1992年6月10日,两个年轻的战士为“希望工程”送来了3000元捐款,却不肯留下姓名。当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留下捐款人的姓名是我们的规定,不仅为我们,更是为后人留下一份责任与爱心的清单。”他们说,如果一定要留名,就请写上“一个老共产党员”吧。几个月后,两位战士又来到这里,再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款2000元。
经过多方查询,青基会终于了解到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同志。于是,他们决定将这笔捐款全部用于邓小平同志曾生活战斗过的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据了解,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广西百色地区已有2500名孩子得到救助,一批重修和新建的希望小学在当地成为最漂亮的房舍。
那些受救助的孩子曾给邓小平同志写过一封致敬信,用稚嫩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敬爱的邓爷爷,您曾在我们家乡高举红旗,领导壮家儿女闹革命,播下遍地火种。我们常常听老前辈、父母、老师讲您的革命故事,在我们年幼的心灵里装有您的光辉形象。我们向您保证:一定继承老区的革命传统,不辜负您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期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好功课,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把家乡建设得更新更美。敬爱的邓爷爷,我们爱您!”
1994年6月,邓小平同志的女儿萧榕来到青基会,向“希望工程”捐款1.5万元,用以救助50名沂蒙山区的失学儿童。萧榕告诉徐永光,孩子们的信小平同志看到了,非常高兴。
“可以说,小平同志对‘希望工程’的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巨大动力”,徐永光动情地对记者说:“希望工程实施七年来,已接受捐款近10亿元,救助失学儿童150多万,援建希望小学3600余所,书库10000套。小平同志,‘希望工程’感谢您!千千万万个受到‘希望工程’救助的孩子感谢您!”
他说:“把‘希望工程’做得更好,是我们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