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藏胞雪域寄哀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3
第5版(要闻)
专栏:

  藏胞雪域寄哀思
本报记者宣宇才
“小平同志给了我第二次政治生命!”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到雪域高原,原十八军老战士娜真禁不住泪如泉涌。
1950年,18岁的四川巴塘藏族姑娘娜真怀着对解放军的无比崇敬心情毅然告别家人,随第二野战军所属第十八军的南路先遣支队挺进西藏。老百姓夹道欢迎,赞扬十八军战士是菩萨兵。“文革”期间,她和丈夫竟被扣上“国民党特务”的罪名,“幸亏小平同志为我们平反昭雪,才使我们这些从小参加革命的苦孩子洗刷冤屈,得到公正待遇。”娜真说。
十八军是刘邓大军奉命进军西藏最早的部队。十八军的官兵对小平同志十分敬仰,1976年,当时任拉萨市委书记的老战士郎杰领着市委党校的校长悄悄走到北京东交民巷小平住处附近,渴望看看老首长的身影。
两天来,年过花甲的郎杰夜不能寐:“我们是小平同志的部下,对小平同志最敬仰。1953年我随贺龙元帅到朝鲜战场慰问,贺老总曾说:‘在我们党内小平同志够得上马列主义的化身。’这句话我铭刻在心。今天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怎能叫我们不伤心!”
郎杰陷入深深的回忆中:“1980年,我在中央党校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反映西藏的干部问题。小平三天之内就作了批复,说明小平同志对咱西藏的关怀和重视。”
十八军进藏时,小平同志欣然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军人无上的光荣。”并指示,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广大官兵坚决贯彻了小平的思想,顺利地将西藏由封建奴隶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更加关心西藏工作,为西藏确定了基本发展路线。他说:关键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拿西藏来说,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搞一些建设项目,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期任务。
古稀之年的爱国人士拉鲁·次旺多吉和丹增赤列对此记忆犹新。
拉鲁·次旺多吉说:“旧社会里,西藏98%的土地被贵族占有,人民没有任何权力,只是会说话的动物。和平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和内地支援西藏的43项工程、62项工程加快了西藏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些在旧社会都是难以想象的。”
丹增次列民主改革前是西藏三大寺色拉寺的格西(佛学博士)。谈起邓小平,70多岁的老人眼圈微红。他一字一顿地诉说:“小平逝世,我们这些经历过历史变迁的老人非常悲痛。他的离去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巨大损失。作为爱国者,我要认真学习小平理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位老同志深情地回忆起当年与小平同志见面的情景。1980年小平同志在接见各地国庆参观团时特意问:“西藏团来了没有?”并向大家问好。他们对小平的个人印象:平易近人,说话不多,切中要害,不愧是一代伟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