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他给牧民带来吉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3
第5版(要闻)
专栏:

  他给牧民带来吉祥
本报记者刘亮明
早春的寒风缓缓吹过寥廓的内蒙古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积雪皑皑久未化去,厚重的白云缀在低低的天空。小平去世的消息沉沉地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坐在敞亮的屋子里,49岁的蒙古族牧民赛音吉雅反复念叨着一句话:“眼看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可是给咱牧民带来吉祥、幸福的他老人家怎么就走了呢?”
他的妻子娜仁花低着头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介绍家里的变化:没改革开放那会儿,家里穷得只有两条破毡一床旧被子,常常为柴米油盐犯愁。小平他老人家定下改革开放政策,牧区一搞草畜双承包,家里的日子很快就好转了。如今他们夫妻俩放牧着800多只羊,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没有他老人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哪有这些呢。”指着一件件家用电器,娜仁花抬起头提高声音说:“他老人家永远活在咱牧民的心里头。”
从电视上突然看到小平去世的新闻,查干宝力格苏木70多岁的老牧民扎嘎森图布敦一下就愣住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回顾内蒙古在改革之初,率先在全国实行农村大包干,牧区实行“草场、牲畜双承包”。他是“眼瞅着”苏木的牧民弟兄们在十几年间由穷变富、安居乐业的。“咱牧民多会儿也不会忘了他老人家的恩德。咱要放好牧,多给国家做贡献。”
在呼和浩特市西龙王庙村,63岁的农民杨有有说起小平去世就“心疼得厉害”。他侧过悲伤的脸一字一顿仿佛自言自语:“这会儿咱越过越滋润,还不是全靠了他老人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政府主席乌力吉心情沉痛地说: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小平去世的深切哀悼是发自内心的。小平虽未到过内蒙古,但时时关心、激励着内蒙古各族人民。他给草原带来的繁荣幸福是实实在在的。他曾说过:内蒙古草原辽阔、人民勤劳、民族团结,发展起来,会走向全国的前列。这给内蒙古各族人民以巨大的鼓舞。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小平的预见是科学的,可以实现的。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把内蒙古的各项事业搞好,早日把“走向前列”的厚望变为现实,以告慰他的英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