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要“包装”更要“武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5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要“包装”更要“武装”
周传家
追求完美,注意包装已成为时代的风尚。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再到创造主体,如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图书、戏剧、影视、流行歌曲、演员、歌手……无不进行包装。
平心而论,好的包装不只是外表形式和空洞的象征,而且是一种品格、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信念,体现出人类对于完美的渴求和企盼,释放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有了包装,千类万汇显得更美好,世界显得更精彩。一句话,包装具有自身的价值,必不可少。
然而,包装毕竟是包装,包装必须与内容一致,才能秀外慧中、相得益彰。否则,就成了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为欺世盗名的骗人伎俩。显然,这些包装已经远离了包装的本义,有的畸形变态,甚至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暴露出可恶而又可怕的价值盲。
令人痛心的是,这种拙劣的商品包装伎俩也“移植”进艺术生产与消费之中。在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情绪的驱动下,有人有意无意地淡化艺术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片面强调艺术创造及艺术品的商品性,把艺术创造等同于经济活动,把艺术品作为纯商品进行包装和推销。明明是一部十分平庸的影视作品,却搞什么高投入、大制作,用花哨离奇的形式包装苍白的内容、虚假的人物。一个艺术工作者,本来是初出茅庐,乍露头角,正需要点拨栽培,却胡吹猛炒,超量包装,令其飘飘然、昏昏然,找不准感觉,贻误了深化提高的时机,甚至会被“捧杀”。在最流行包装的音乐界,包装失利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曾沉重地指出:对歌手名不副实的包装几乎没有成功的。
包装的目的在于为一定的内容寻求到相应的表现形式,以促进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发展,提高消费者积极性。包装不可少,内容更重要。没有丰厚的内容,炒得再红火,包装得再精巧也是无济于事。而为了获得丰富的内容,使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创造者就必须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丰腴的生活土壤、深厚的传统基础,不经过长期的体验、积累、磨砺,不用心血汗水浇灌,决绽不开鲜艳之花,结不出丰硕之果。
有了高质量、高水平,同时注意一下包装,无可厚非,十分必要;但如果还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水平,最好不要迷信“炒作”。与其绞尽脑汁地“包装”自己,不如腾出心思和精力来“武装”自己。武装自己是真功、实功,包装自己是假功、虚功。聪明人懂得武装的重要性,浅薄的人才乞灵于包装。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把毕生精神武装自己、强化自己,而不是着力包装。而那些没有多少货色、只是醉心于包装自己的人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如同流星即逝。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包装不可少,武装更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