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我们是靠邓小平理论致富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27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们是靠邓小平理论致富的”
本报记者吴兴华
  开栏的话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传达、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十五大精神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掌握了这笔精神财富,就会变成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
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就像打开水闸浇地,干渠要有水,支渠要有水,沟沟坎坎都要有水,把水一直送到每棵作物上。贯彻十五大精神不能只停留在上边,只停留在机关,要一直贯彻到基层。应该说,对十五大精神,哪里的基层贯彻得好,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干,哪里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十五大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意味着什么,同时也要懂得十五大给自己带来什么,和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今天与未来是个什么关系,从而激发亿万群众把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变成自觉的行动,为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共同奋斗。
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报从今天特辟《十五大精神在基层》的专栏。这个专栏属于大家,希望广大读者参与,把自己或自己所在的单位在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中最深切的体会,或是最生动的事情,写给这个专栏,让我们共同来把这个专栏办好。
9月26日,记者来到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这里,山峦起伏,栋栋粘贴白瓷片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
改革开放以来,印山村解放思想,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去年,村办企业的产值达到1.2亿元,个体和民营企业产值达到3800多万元;粮食亩产过吨,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
身着绿色夹克衫的村党总支书记李涣然满面春风地告诉记者,十五大闭幕后,学习、讨论十五大精神成了全村最热门的话题。
走进屋场,走进村办企业,村民们都争着告诉记者,十五大开得好,好就好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57岁的村民熊楚兴笑着对记者说:“学习江总书记的报告越学越高兴,越学越想学。我们村、我们家完全是靠邓小平理论致富的。我家四口人,都在村办企业工作,去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江总书记的报告指引我们沿着邓小平开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领着我们沿着致富路向前走,我们农民听了觉得比吃蜜糖还甜。只要我们照十五大精神努力干,好日子还在后头!”
29岁的村团支部书记李赛明在他别墅式的楼房里告诉记者,学了十五大文件,浑身都是劲!我们赶上了好时光,年纪轻轻就致了富。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祖国日益富强,我们今后的日子更红火。我们村的团员、青年已组织了多次学习。我们决心学政治、学技术、学文化,做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农民。党的十五大正把农民引向新征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