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三桥耕一与“希望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三桥耕一与“希望工程”
岳德沉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空飘着沾衣欲湿的细雨。日本友人三桥耕一先生一行4人站在一座抗日战争死难同胞纪念碑前,他的身后便是中国领海最北端的港口——辽宁省东港市。100年前,一场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使小城的名字同这场战争一起载入史册;50年前,侵华日军又在这里导演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南岗头惨案”,全村男女老幼300多人无一幸免……三桥耕一先生等4人将从日本带来的四株樱花树植在纪念碑前,深情地说:“这四株樱花树代表了我一家四口人的心意,是这里的人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5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三桥耕一的父母与侵略军一起来到了东北,他的父亲在关东军的一个农场作“劳工头”。心地善良的父亲并不像其他日本“劳工头”那样凶狠残暴,他很同情中国人,并同中国劳工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劳工鲜血的日本劳工头被埋葬在自掘的坟墓里。而三桥一家,却被中国劳工秘密地“保护”下来。几经辗转,取道朝鲜回国。那时,哥哥三桥泰治刚满两岁,姐姐西村和子4岁,三桥耕一还在娘肚子里呢。从懂事起,父母就经常给他们讲这段故事。中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成了他最想去的地方。
为了实现来中国的愿望,他与哥哥三桥泰治在大阪市开办了三桥螺子制作所,拼命地赚钱、攒钱。1994年春,他终于带着父亲的遗愿,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几天里,他不断从各种媒介中接触到一个新鲜词:“希望工程”。当他终于弄明白这一名词的含义后,高兴地说:“在日本,你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工业!’”他当即表示,要为中国的“希望工程”做点贡献。并提出,最好能到当年受日本侵略者残害最严重的地方,因为,他这次来中国就带有赎罪的性质!
辽宁省教育基金会根据三桥一家人的要求,选择了抚顺和东港。第二天,天刚放亮,三桥耕一先生就带领着儿子三桥胜广来到了距抚顺“万人坑”不远的北台子小学。在这里,他们见到了身残志坚的儿童石振刚,三桥耕一先生听了石振刚顽强拼搏的事迹后,很受感动,当即把他定为自己的特别资助对象。
接着,三桥耕一先生一行又来到了位于鸭绿江口的东港市,直奔“南岗头惨案”的发生地小楼房村。在小楼房小学,他详细了解贫困儿童的情况,诚恳地向陪同的辽宁省教育基金会领导表示,他每年捐款22万日元,至少捐10年,用来资助困难儿童。并邀请北台子小学与小楼房小学各派一名代表去日本访问,全部费用由他支付。
转眼3年过去了,三桥耕一先生再次来到中国东北。与他同来的还有76岁的老母和哥哥三桥泰治、姐姐西村和子。与上次不同,三桥耕一先生这次是以“中国辽宁省儿童日本援助会”会长的名义来华的。
原来,从1994年第一次访华回国后,三桥耕一先生就主动充当起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在他的鼓动和影响下,先后有100多名个人和团体加入了援助中国“希望工程”的行列,自发组成了“中国辽宁省儿童日本援助会”。
随着儿童援助会的发展和扩大,会长三桥耕一先生又扩展了援助的对象:在原有两所小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东港市龙山小学、坎子下小学和抚顺市理石寨中心小学、拉古哨乡长山小学,共资助了近200名学生,使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解除了后顾之忧。三桥耕一先生还同辽宁省教育基金会商定:每年将邀请两名品学兼优的儿童访日,受他援助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一切费用由他负担,成绩特别优秀者,他还将负责邀请到日本高等学府深造。
三桥耕一先生和他的“儿童援助会”就是这样用他们的一颗颗爱心,支持着中国的“希望工程”。
站在亲手植下的樱花树前,三桥耕一先生深情地表示:“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忘不了中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中国。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说到这里,他拍了拍儿子三桥胜广的肩头,“还有我的儿子、孙子来继承我的事业,愿中日两国的友好感情能像这樱花一样,常开不败!”(附图片)
三桥耕一先生(左四)与“儿童援助会”成员在受援助小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