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明月”照“山河”——记桃源县明月村帮带山河村共同致富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7
第1版(要闻)
专栏:

  “明月”照“山河”
——记桃源县明月村帮带山河村共同致富事迹
新华社记者金林鹏本报记者吴兴华
在辽阔的三湘大地,一个先发展的村帮带一个后发展的村共同致富的动人事迹,被广泛颂扬着:湖南省桃源县热市乡明月村党总支一班人怀着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感,在本村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一九九二年,就向相邻的穷村山河村伸出援助之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帮带山河村。五年帮带,既使山河村走上致富路,也使明月村更上一层楼,谱写了一支动人的社会主义共同致富歌!
  “哪怕自己还在半山腰爬坡,也要伸出手来拉后面人一把”
明月村坐落在湘西北的桃源、慈利、石门三县交界的山中,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一九七八年人均纯收入只有一百七十六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富民政策的春风吹开了明月村人的心扉。在党员、村干部会上,明月村党总支书记刘永山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有责任带领群众致富。我们钻山打洞,也要闯出一条共同致富的路子来!”村党总支部确定了“因地制宜,以山为本,就地取材,变石为宝”的发展思路,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从种植业起步,全村种植柑桔等果树一千八百多亩、药材一百五十亩、用材林四千多亩,昔日的穷山变成了银山。靠干部、群众集资、投劳,村里办起水泥厂、杜仲制品厂、油脂厂等企业。明月村逐步告别了贫穷:一九九一年,工农业总产值两千二百五十万元,人均纯收入一千二百元。
当明月村踏上致富之路时,与明月村山水相连的山河村依然处于贫困之中。山河村自然条件与明月村基本相同,因村党支部涣散,致富无人领路,面貌依旧是土砖屋、烂泥路、茅草山。一九九一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三百八十多元,十多年共欠统筹提留款三万多元,村级负债一点八万元。
山河村的情况,早就引起胸怀共同致富理想的明月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关注。他们萌发了帮带山河村的想法。一九九二年十月,乡党委讨论山河村班子,为山河村没有党员愿当党支部书记而犯愁。列席会议的明月村党总支书记刘永山主动请缨:“让我们明月村党总支派一名同志到山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把山河村带起来!”他的提议得到乡党委的支持。
对帮带山河村,明月村部分村民开始不理解。在群众大会上,党总支书记刘永山激昂地说:“我们村过去也很穷,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方方面面帮助,不会有今天。搞社会主义不能只管本村富!虽然我们自己还在半山腰爬坡,也要伸出手来拉后面人一把!”台下掌声雷鸣。
经上级批准,明月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桂兰被派往山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四十五岁的王桂兰,是七十年代的“铁姑娘”队队长,娘家就在山河村。派她去山河村的消息公布后,有人劝她别去,说弄得不好,身败名裂。她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只管自己吃肉,不管身边乡亲喝粥!千斤重担也要挑起来!”
一九九二年十月,刘永山领着两个村的干部在山河村进行了三天调查,制定了帮带山河村的三年规划。为了使明月村与山河村建立固定帮带关系,上级批准,山河村党支部划归明月村党总支领导。
在党总支带领下,明月村的党员、群众投入帮带的行列。山河村修公路,回村大学毕业生刘忠远办钢球厂刚赢利就捐出一点五万元,水泥厂职工捐款一点二万元;山河村建小学校舍,全村群众捐款三点九万元。帮带由村帮村发展到户帮户,有技术专长、实力的党员、群众自发地与山河村贫困户结成对子,扶贫帮困。
  建好村班子带好一班人
明月村党总支把帮助山河村建设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作为帮带的首要工作。
过去,山河村长期没有发展党员,党员、村干部严重老化。王桂兰一方面团结、帮助党员和原班子成员,一方面大力培养青年干部。原党支部委员胡绍久有文化,公道正派,过去因支部涣散、家庭负担重,工作得少。王桂兰找他谈心,讲党的宗旨。胡绍久振作精神,积极工作,被选为新支委、村副主任。共产党员、原村妇女主任龙雪梅也被选为村委会委员。在明月村企业打工的青年黄大艳、黄大海,在珠海打工的青年黄栋庭,均是高中毕业,有奉献精神和经营头脑。在王桂兰推荐下,党支部将他们请回村,着力培养。3人先后进了村班子、入了党,黄大艳担任村副书记、村主任;黄大海任村委兼村民兵营长、治保主任;黄栋庭任村委兼村会计,成了山河村的顶梁柱。
山河村党支部先后选送10多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到明月村跟班学习,然后充实进村组班子或作为村组后备干部培养。
明月村党总支和王桂兰从思想上、作风上对山河村党政班子传帮带。王桂兰家离山河村有10多里山路。5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帮助群众发展养殖业,她自己掏出1500元,引进良种鸭苗1200多只,赊销给群众,发展养鸭户20多户。村里一些群众算了一笔账,这5年,王桂兰每年自己帮助山河村贫困户的钱在2000元以上。她对娘家人说:“我来山河村,你们事事要带头,不要想沾半点光。”几年来,她没有给娘家人丝毫特殊照顾。
明月村党总支一班人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山河村的干部。刘永山对山河村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总是带着总支一班人去规划、指导、检查,一步一个脚印。几年来,明月村党总支一班人不断进出山河村,没有抽过山河村一支烟,没有吃过山河村一顿饭。
王桂兰和明月村干部言传身教,带出山河村干部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好作风。村主任黄大艳一心扑在工作上,无论修公路、渠道,还是种杜仲、柑桔,他除组织指挥外,还抓紧早晚时间完成分配给他家的任务,帮助缺劳力户完成任务。黄栋庭回村后一年减少收入近2万元,无悔无怨。原打工单位三次来电报请他回去,都被他谢绝。他带领3组、6组村民种西瓜30多亩,年增收入4万多元。山河村干部廉洁奉公,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不吃请,不受礼。村干部开会,不开集体餐。去年,4名村干部到湘西考察,途经张家界市,都没有到张家界风景区游览。他们一路上住4块钱一晚的大通铺,吃方便面。
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戴,成为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领导核心。党支部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困对子,使全村60多户贫困户80%脱了贫。村里的治穷致富工程,党支部一呼百应。1993年,村党支部决定结束村里不通公路的历史,全村几百人跟着上工地,15天就修建了一条宽6米、长3740米的出村公路。今年7月,村里要将土渠建成混凝土防渗渠道,砂石、水泥要挑到100多米高的山上。全村男女老少冒着酷暑参战,58天便建成。
  帮在刀刃上引上致富路
几年来,明月村先后无偿支援山河村32.6万、借给10多万元,帮助山河村发展种养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办工业,提高村民科技素质,帮助治穷致富。
1993年,山河村想发展杜仲生产,但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王桂兰回明月村请求支援,党总支一班人二话没说,当即决定无偿支援4万元购买杜仲苗,并派出技术人员去指导。在明月村帮助下,山河村全村出动,家家都栽“摇钱树”。山河村栽上杜仲苗才知道,明月村也开发了丘冈地150亩,准备栽杜仲,他们用的杜仲苗,是明月村早已订好了的。为了山河村早日致富,明月村让出已订的杜仲苗,将150亩丘冈地改种经济价值低得多的黄柏。
山河村要兴办企业,但两手空空。正当王桂兰一筹莫展时,刘永山带着明月村一班人送来现金4万元,并安排了技术骨干帮助办厂。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明月村先后从村办企业中挤出资金7万元借给山河村,帮助山河村办起防水隔热粉厂、涂料厂等4个企业。今年,又帮助山河村兴办了猪鬃厂、草纸厂。
过去,山河村不通公路。1993年,明月村支援7.8万元,山河村修起出村公路,把闭塞的山河村与外部大市场联在一起。
明月村采取请人进去教,组织出去学,本村技术里手传,赠阅科技报刊等办法,提高山河村群众的技术、管理素质。5年中,明月村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到山河村举办培训班12期,传授棉花、水稻、柑桔、杜仲等作物的栽培技术,组织150多名山河村青年到明月村学习新技术和经营管理,为200多户农民订阅科技报刊。现在,山河村700多人,有500多人受到实用专业技术培养,60%以上的农户掌握了两三门致富实用技术。明月村还拿出10.7万元,帮助山河村建起小学新校舍,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明月村的帮助迅速地改变着山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一批批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村已发展药材、柑桔、西瓜和养羊、猪、鸡、鸭种养大户48户,这些大户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优势互补同发展携手致富比翼飞
明月村帮带穷村山河村,不是单纯给钱给物,而是走的一条全新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路。他们把无私支援和互利互惠的市场经济原则结合起来,互相支援,携手共进。
明月村要发展村办工业,需要大批劳力,山河村劳力资源丰富。吸纳山河村劳力到明月村务工,对山河村来说,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为村办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对明月村来说,既解决本村发展村办企业劳力不足的困难,同时减少了安排外来劳力住房等费用。5年来,山河村常年有70多人在明月村打工,直接获取的工资收入是170多万元,而明月村使用山河村的劳力创利是200多万元。
明月村帮助山河村发展杜仲,起初只是考虑是个帮山河村致富的项目。种上后,才感到杜仲作药材要8至10年才见效,不能解燃眉之急,同时还有一个销路问题。他们研究开发杜仲,找到了从杜仲叶中提取杜仲胶技术,生产杜仲粗胶、精胶、精品、杜仲茶等杜仲系列产品。去年,他们投资500万元,办起了杜仲胶粗胶生产线。杜仲胶厂每年要5万亩杜仲的鲜叶才能保证生产。现在山河村每年能够提供鲜杜仲叶100多吨,就近利用,保质保鲜,节省运费。明月村杜仲胶厂现在年产值达500万元,成为农业部3个定点杜仲胶生产厂家之一。而山河村的杜仲叶一年就收入10多万元。
明月村、山河村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1996年,山河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6万元,是1992年的6倍;集体经济纯收入8万多元;人均纯收入1800元,是1991年近5倍。全村半数以上农户有了电视机,20%的农户步入小康。文明新风劲吹,计划生育达到无计划外怀孕等“四无”标准,连续几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没有一起重大民事纠纷。
明月村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是1991年的5倍多;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405万元;人均纯收入2570元,比1991年翻了一番多。全村4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98%的农户有了电视机,半数农户有机动车;讲文明蔚然成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