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粮食储蓄所”值得推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粮食储蓄所”值得推广
胡锦祥
报载:山东省一些产粮大县今年开办了数千家“粮食储蓄所”,可为农民代储粮食7500万公斤。这些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开办的“粮食储蓄所”具有较完备的运作方式,它为农民发放统一的储粮本,农民随吃随取,储存粮食可调剂串换品种,也可按市场价协商后代卖给粮食储蓄所换取现金,很受农民欢迎。这种方式好处很多,值得推广。
它可以充分地节约利用粮食。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农民们交了定购粮以后,除去生活和饲料用粮,手中仍有约占粮食总量1/5的余粮。由于缺乏科学的存储知识和保管条件,每年因霉烂、虫蛀、鼠害等浪费数量惊人。农民们把余粮存在粮食储蓄所,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农民们手中存有大量余粮即使保存完好,由于缺乏流动,得不到有效利用,也是一种浪费。通过粮食储蓄所,使余粮相对集中,可以就地加工转化,便于参与市场大流通,使粮食增值,增加社会的经济财富。
它可以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加农民收益。增产并不一定等于增收,农民们考虑如何种的同时,也应考虑如何卖。时下农民种粮对如何卖考虑较少,粮食收下来以后常常立即把余粮往市场上送,然而恰在这时,由于粮食全面上市,市场上卖多买少,价格下跌,造成卖粮难、谷贱伤农的现象。虽然,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订了保护价,但这与高峰时的市场价相比也有一定的差额。农民们如果把余粮存在“粮食储蓄所”,可以不急于出售,待价格上涨时销售,余粮可以卖个好价钱,增加种粮的收益。
它可以减轻粮食部门的压力,节约收购资金。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粮食部门由于仓储能力有限,在粮食收购时不得不把粮食堆放在露天场上。一些产粮大县,因种种原因,存在大量陈粮压库现象,再收新粮压力非常大,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拿出大量资金收购农民余粮,长期这样下去,也非良策。让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参与兴办“粮食储蓄所”,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节粮食供需,可以缓解粮食部门的压力,减少国家对收购粮食造成政策性亏损的补贴,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粮食储蓄所”对兴办者来说也是一条致富的路子。它投资少,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和个人,只需增加厂房,掌握储存技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粮食周转经营,减少流动资金需要量。当然,兴办“粮食储蓄所”也要注意服务质量、取信于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更要防止一些不法之徒借机损农、坑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