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当好排头兵多出大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8
第10版(科技)
专栏:

  当好排头兵多出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
我于80年代初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领导工作并参与了农科院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组织和实施,亲身经历并目睹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特别是发挥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既高度重视微观研究,又十分关注宏观研究,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为现代科技发展服务,面向领导部门,为宏观决策服务的方针,在这十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充分发挥了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作用。
全国科学大会以来,党和国家为我院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科技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废寝忘食的精神投入到农业科研的各个领域。在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其中以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和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二号”最为突出。这两项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是到目前,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8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卖粮难”这一全局性的问题,在当时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及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动员各有关研究所的研究力量,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专门课题组,重点围绕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开展了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通过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微观技术研究与宏观管理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我国粮食人均400公斤必不可少”和“力争本世纪末粮食总产达到5000亿公斤(5亿吨)”以及“在种好16亿亩耕地的同时,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广辟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等科学论断。“七五”和“八五”期间,我院又组织了全国农业科研人员进行了“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等重大或重点项目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为领导部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的还纳入了国家有关的发展纲要和规划中,从而为稳定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农业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线,大力加强科研开发工作,在着重解决农业经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和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及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培养人才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从而卓有成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