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优势从何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9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经济茶座

  优势从何来?
张淑梅
深化供销社改革包括很多方面,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棉花、农资部门无疑又是重点之所在。
经营棉花和农资是国家赋予供销社的重要任务,也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在供销社棉花、农资系统干部职工有近百万人。随着棉花生产布局的调整,许多棉花主产区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化肥供应关系的变化,势必加快农资经营走向市场和多渠道竞争,这相应地要减少供销社棉花、农资的经营量。如不减人,就会提高经营成本,降低竞争能力。当前,农资供销的主渠道仍是供销社,经营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的农资经营成效好坏,最终要靠自身市场竞争力大小而决定。供销社要获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要对现行劳动人事等项制度进行改革,大力减员增效,优化经营队伍,大力开拓多种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讲,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减人问题,而是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新机制的突破口。
减下来的人不等于没事可做。围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供销社开拓经营、服务领域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下岗分流人员也会大有可为。近年来,许多地方供销社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一方面积极组织富余人员向生产领域渗透,搞好科技兴农,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深加工工业,实现了原料的多层次增值,既为农民提供了示范样板,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供销社就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