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和对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8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

  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和对待
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罗建平
务工青年进城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他们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我们要认真讨论的问题。它不仅是理论探讨的课题,对于我们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怎么样更自觉地做好务工青年的管理教育都有很积极的意义。
务工青年的出现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是一种必然现象,不是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流动人口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上海市对流动人口的第五次抽样调查,其中六成以上是35岁以下的务工青年,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务工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许多的脏活、苦活都是由务工青年来承担。应当说,务工青年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这一点上,并非每个人认识都是一致的,有些人对他们在城市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看负面效应多,看消极因素多。客观地说,他们在城市交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果不加强管理,就会有负面影响出现,但他们的主流是好的。去年,12个部门搞了“十杰百优”外来务工青年评选活动,搞得非常成功,他们中确实有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希望宣传媒介能对他们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做更多宣传,能够让更多的人对进城务工青年在社会发展、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城市应用自己的文明来塑造务工青年。城市对务工青年的影响是积极的。由于我们现在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相对来说,城市文明建设走在前头。要利用城市已有的文明建设的软件硬件设施,对务工青年进行引导、教育。我们现在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自觉地去教育、引导务工青年的确是太少了,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广东省外来人口的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在各种企业里务工的为800万,广东省已对其中的400万进行了法制教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对务工青年的培训应有一个战略的眼光,从国家的长治久安,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角度来看待。
据了解,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立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机构,在基层这些管理组织也在不断地完善。有十几个省和市规定了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管理办法。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各有关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兴利除弊,发挥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他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引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