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0
第3版(专页)
专栏:

  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全面、精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深化所有制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报告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非公有制从“对立”、“补充”到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应该多元化,让它们共同发展,有利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公有制为主体,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往人们往往用数量指标来衡量,这是不妥当的。第四,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第五,抓大放小要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相结合。抓大要抓住、抓紧、抓好,放小要放开、放活。第六,股份经济从“坚决试”到可以用。1992年初,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对股份经济要“坚决试”。经过五年实践,报告在股份制问题上有重大突破,这就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在实践中去大胆利用股份制和资本市场,推进国企改革。第七,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是改革中广大群众的创造。第八,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第九,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第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