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用生命奏响爱的乐章——记全国优秀辅导员贾福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用生命奏响爱的乐章
——记全国优秀辅导员贾福莲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傅兴宇
贾福莲常说:“我一干起工作就没有病了。”不熟悉贾福莲的人们如果看到她活跃在孩子们中间的情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三年前曾因患癌症做过手术。
贾福莲,大连机车车辆厂子弟学校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靠坚强撑着病痛之躯,把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挚爱的少先队事业,奏响了爱的乐章。
  “干工作只要想法子去干好,就一定能干出名堂来”
从小就争强好胜的贾福莲,17岁到大连机车车辆厂工作,一年以后,不但出了徒还当上了班长。读了函大读电大,她又成了当时厂里寥寥无几的女助理工程师。1983年,她服从组织安排,到子弟学校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就任辅导员的第一天,贾福莲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了,忙完家务,抱起正熟睡的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学校赶。她下了汽车换电车,还要再步行40多分钟,女儿在咣当咣当的电车行驶声中喝完了奶瓶中温热的牛奶,接着被送往托儿所。此后很长时间里,贾福莲重复着这样一个艰苦的上下班路程。
贾福莲说:“干工作只要想法子去干好,就一定能干出名堂来。”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少先队工作开始活跃起来。红领巾广播台,小记者团,鼓号队,“心中的丰碑”连环画展,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等组建起来,开展起来。在无线电小组里,学电器专业的贾福莲亲自讲课,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焊接,识别线路图,掌握无线电单管机组装和调试技术。半年后,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全部从自己组装的收音机里听到了广播节目。贾福莲这样描述孩子们当时的兴奋之情:“声音带着欢笑,脚步带着跳跃。”
当邓小平同志1984年发出了“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后,原先就从事计算机工作的贾福莲怦然心动。她在纸板上按机键位置挖出方洞模拟键盘,组建了一个12人的计算机小组,教他们学习电脑入门知识。此事感动了大连机车车辆厂上上下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学校有了25台计算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学计算机教学室。在全市少年计算机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占了获得前15名中的12名。
辛勤耕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贾福莲担任大队辅导员14年间,大连机车车辆厂子弟学校少先队和队员先后获得了全国红旗大队等300多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贾福莲也先后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少先队工作有突出贡献一级星星火炬奖章等130多项市级以上奖励。
  “只要我的生命尚存,我将毫不犹豫地全部奉献给红领巾事业”
就在贾福莲一心扑在少先队工作时,无情的病魔开始折磨她。1994年5月,经手术,切除了贾福莲乳房上已长了8年的疙瘩。但切片检验的结果却表明,肿瘤已经发生病变。接着,医生又对她立即进行了第二次长达7个小时的手术。
手术后醒来,她第一句话就是:“没事儿,你们看外面花都开了,我还要领学生去看花呢!”手术后第一天,她就试着举胳膊,第四天她就试着下了地,自言自语地说:“行,腿能走!”接着,她缠住医生恳求:“再过几天就是‘六一’了,能让我出院吗?”医生不准许,她就与来探视的学校教导主任一起,把“六一”的活动程序从头到尾演练一遍:队旗从哪儿出,谁当主持人,演出哪些节目……
贾福莲说,生命神圣,没有什么能比好好地活着更美好,但是生命是需要精神支柱的,活着不干事不做贡献,也是一种轻贱生命的行为。“只要我的生命尚存,我将毫不犹豫地全部奉献给红领巾事业”。
住院期间,关心她的人都问她“需要什么”,“缺什么”,贾福莲总是这样回答:“给我带支笔和几张纸,还有少先队的书。请多带些来,我要多写几篇关于少先队活动的稿件。”
难以置信的是,手术后一个多月,贾福莲重又走上了工作岗位,此后再未休息过,哪怕是在她继续化疗的日子里。学校领导劝阻她,她却一笑置之。
不顾病痛,贾福莲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少先队工作,“机车雏鹰万里行”、“跨世纪雏鹰爱大连”等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针对大连人说话不文明的情况,贾福莲1996年发动孩子们调查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总结调查结果,发起了“七个不”活动,即不说脏话、粗话,不乱穿马路,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不打电子游戏机,不破坏公共秩序。学校少先队员与“手拉手”学校的少先队员还共同致信市领导,表示要用他们的小手拉住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大手,开展“七要七不要、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这一举动受到市领导的肯定。
  “爱是美丽的、幸福的,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和任劳任怨的付出”
熟悉贾福莲的人们说,贾福莲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当她看到哪个孩子头发长长了,会主动上前给他剪理;当她看到哪个孩子手脏了,会主动上前帮他洗净;当她知道哪个学生没有吃上饭,会细心地把饮食端到他面前;当她听说哪位同学病了,会主动前去探望,帮助求医抓药;当她知道哪位老师心里不舒服,会以乐观的谈心帮助排忧解愁。
贾福莲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全校近千名学生中缺父少母或成为孤儿的孩子竟然占5%。她把这三四十个孩子全部召集在一起,建立一个跨年级的“心心中队”,自己兼任中队辅导员。她平时特别关照这些孩子,给他们送衣服、学习用具;节假日,她单独带领这些孩子去游玩,领他们唱歌、跳舞。“心心中队”的所有孩子还得到了一个破格待遇:穿上新衣服,化好妆,在少先队大队部的星星火炬前留影。当时的情景,这些缺少亲情的孩子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照片,如今许多孩子仍奉若至宝。
“爱是美丽的、幸福的,但决不是轻率的许诺,而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和任劳任怨的付出。”这是贾福莲的人生感悟。即便是在她身患癌症的时候,她也在用一举一动实践着自己爱的誓言,传播爱的种子。
贾福莲用自己的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纯真的喜爱。不论贾福莲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围着她转。在她手术住院期间,“心心中队”的王红梅来到贾老师家,擦桌子扫地,默默地料理家务。家属区临时停水,由8个孩子组成的小队连续三四天用盆、用壶、用小桶,走10多分钟的路,爬4层楼的楼梯,一趟又一趟,把老师家的缸、桶和盆里装满了水。
回首14年的辅导员生涯,已经43岁的贾福莲只是“庆幸自己在而立之年步入到辅导员行列之中,得到了多数同龄人体会不到的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充实与欢乐”。(附图片)(压题照片为贾福莲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