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春天的信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春天的信息
中国教育报赵书生
编者的话: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做出了一个扭转乾坤的决定——恢复高考。这个伟大的转折,对于中华民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段值得珍视的经历。
恢复高考,并不仅仅是恢复一种教学制度,而是我国教育体制一系列改革的开端;恢复高考,涤荡了“读书无用论”的浊水,掀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潮;恢复高考,受益的不仅仅是几十万迫切求学的有志者,更调动了全国青年发奋读书的热情,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20年如白驹过隙,中国的变化却翻天覆地。从今天开始,我们刊登“‘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征文,亲历了那场伟大转折的人们将写下他们真切的感受。让我们共同留住那段珍贵的历史。
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我们恢复高考制度已经20年了。作为原教育部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至今回首那段亲身经历的岁月,仍然激情满怀。
在十年动乱的岁月里,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建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197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始试招新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简称“十六字”办法)。这一制度一直实行到1976年。
在1976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了。共和国大地百业待举。人民渴望教育的振兴,建设呼唤着千百万人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围绕招生工作中恢复统一考试制度的问题,在1977年曾有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一年的6月29日,由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了。在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同志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太原会议前,教育部草拟的关于招生工作的意见,业经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原则同意提交会议讨论。早在1971年,由“四人帮”控制,召开了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纪要》,认为17年教育战线基本上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知识分子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试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重新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招生,显然阻力重重。因此,会议结束时,基本维持了前几年的招生规定。
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提出:“今年先在少数高等学校进行试验,以便取得经验,明年推广。”“试招人数4000人至1万人,约占全国招生总数的2%至5%。在随《报告》附上的《关于1977年招生工作的意见》中,仍然维持了“十六字”的招生办法。关于文化考查,《意见》提出“重视文化程度”,文化考查方法“采取口试、笔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提倡开卷考试,独立完成”。同时提出“不要凭一次考试决定弃取”。招生制度的总体框架并没有受到触动。
恰恰在教育部报送《报告》的同一天,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饭店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8月8日,邓小平同志在科教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气魄,旗帜鲜明地把锋芒指向“两个估计”,尖锐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17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并且肯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谈到关于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时,他说:“一个是高等学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问题。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育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8月13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在北京再次召开了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工作会议,历时44天。会议开始时,京城酷暑难耐,蝉鸣如涛,散会时已是金风送爽,月明中秋了。同时,这次会议又是建国以来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实现了两项重大的拨乱反正:一是推翻了“文革”中压在上千万中国知识分子头上的“两个估计”,二是决定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会议开始后,首先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八八讲话”及其他一系列谈话,代表们深受鼓舞。经过代表们讨论的招生工作意见,及时报告了小平同志。他对文件详细审阅,并亲自修改。如关于考生的政治审查问题,他认为太繁琐,改为“主要看本人表现”。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下,招生工作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成果。建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全面得以恢复。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出席招生会议的代表。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至30%。考生要具有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在拨乱反正的大潮下,这一年有570万人报考,也可算一项“世界之最”。
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已经20年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这项改革极为深远的意义。当春雷震荡大地的时候,人们感到了春天的信息,而春天的万紫千红,是在春雷滚过大地之后才到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