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鼠药,不能再乱下去了“邱氏鼠药案”虽以专家的胜诉而结束,但违禁剧毒鼠药仍在泛滥,造成环境污染,人畜中毒。专家呼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0
第11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邱氏鼠药案”虽以专家的胜诉而结束,但违禁剧毒鼠药仍在泛滥,造成环境污染,人畜中毒。专家呼吁——
  鼠药,不能再乱下去了
本报记者白剑峰
曾经轰动一时的“邱氏鼠药案”终以专家的胜诉而结束,然而现实生活中,科学并未战胜愚昧,违禁剧毒急性鼠药仍在泛滥。漫步城乡街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违禁鼠药招摇过市,迷惑公众。一些地方由于长期使用剧毒急性鼠药,不仅导致鼠密度回升,而且污染了环境,造成多起人畜死亡事件,危害十分严重。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必须倡导科学灭鼠,坚决取缔违禁鼠药,否则鼠患难除,百姓难安。
国内外科学实验和灭鼠实践早已证明,急性灭鼠药作用速度快,中毒症状剧烈,使鼠类容易将毒饵与死亡联系起来,极易引起鼠类整个种群的惊疑与拒食,有人戏称为“牺牲一个,保住一窝”,因此灭鼠效果极差。从总体上看,用急性鼠药进行大规模灭鼠,无论策划何等精心,也难达到理想效果。相反,还起到了帮助鼠类淘汰劣等个体、优化种群的作用,造成鼠类的健康化、快繁殖,从而使鼠患更加猖獗。慢性鼠药则完全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鼠类在不知不觉中无痛苦地死亡,最终可使整个种群归于毁灭。近年来,我国一个个灭鼠先进城区的创立,无不是用慢性灭鼠药科学灭鼠的结果。而不少城市因使用“邱氏鼠药”等违禁药品,不仅不能达到灭鼠效果,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违禁剧毒急性鼠药的成分主要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等。甘氟未经登记准许用于防治家鼠,也属违禁鼠药。但是,仍有不少厂商见利忘义,目无法纪,大肆生产和销售违禁药品,甚至采用恶劣的欺骗手法,故意改头换面,不标明有关成分,影响极坏。据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对江苏等8省市的情况调查,违禁剧毒急性鼠药的检出率高得惊人。有关人员在集贸市场等处随机购得鼠药样品27份,经检测,成分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占91%。
剧毒急性鼠药的泛滥还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首先是极易发生人畜误食中毒事故,难以抢救,造成巨大社会损失。今年以来,安徽、湖南两省都曾发生特大中毒事件,调查结果均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鼠药所致。该药又名“毒鼠强”或“没鼠命”,是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刺激毒物,作用非常快速,大剂量中毒动物3分钟内即死亡。本品对所有温血动物都有剧毒作用,尚无特效解毒剂。其次,该药还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作案,破坏社会安定。再者,长期使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违禁鼠药属植物内吸性毒物,在植物体内能滞留数月乃至数年之久。氟乙酰胺能滞留50天,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可长达4年,极易污染环境。科研人员曾试验用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处理土壤,生长的冷杉4年后结出的树籽仍能杀死野鼠,可见毒性之大。1995年冀东滦河口曾发现19只国家保护动物丹顶鹤因氟乙酰胺中毒死亡。该药也会毒死老鼠的天敌。
有关专家指出,违禁鼠药泛滥已成为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8日开始施行的《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以及监督管理、处罚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它对于加强农药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条例》,堵住源头,清理整顿鼠药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违禁鼠药者,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鼠药是特殊的农药,必须严格执行登记审批制度,决不能放任自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同时,要广泛宣传制售使用违禁剧毒鼠药的危害性,普及科学灭鼠知识,教育群众自觉抵制违禁剧毒鼠药。各级爱卫办要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群众科学灭鼠。
不久前,全国爱卫办通报了4家生产违禁鼠药的厂家:江苏泗阳县鼠药厂、沈空新型鼠药厂、北京生物化学研究所、福州市消毒站。与此同时,全国爱卫办推荐了两批高效安全的慢性鼠药,以保证灭鼠除害工作健康发展。主要药品有:氰胺(中国)有限公司的“杀它仗(蜡块毒饵)”、上海农药研究所泰和实验厂的“溴敌隆”和“敌鼠隆”、张家口市鼠药厂的“杀鼠迷原药”等。(附图片)
——大家迅速转移!这里发现了“即死食品”。
夏清泉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