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摆正科威特足球的位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1
第4版(体育)
专栏:

  摆正科威特足球的位置
本报记者汪大昭
对于中科之战的结果,人们少不了又有一番议论与评说。但是,对中国足球界来说,眼光不能仅仅盯着一时一战的得失。中国足球在冲出亚洲的道路上,需要长期与诸如科威特这样的西亚劲旅反复较量,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直至确立相对的优势。
科威特,古称“科特”,在阿拉伯语中有“粮仓”之意,葡萄牙语则为“要塞”。名称可以演化为信念,而信念又可生成力量。科威特足协秘书长泰拉先生告诉记者,足球运动在这里尚未实现职业化,包括国家队在内的球员统统是业余的,秘书长本人也另有职业。各俱乐部的球员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军人、警察或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踢足球在科威特是挣不到钱的,全凭对足球的热爱和为祖国争光作动力。
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基础。科威特主教练马卡拉说,这里缺少成熟的职业足球体制,没法跟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相比。但是,中国职业联赛踢了4年,仍为后继乏人所困扰,而科威特的情况却大相径庭。目前,科威特拥有14个足球俱乐部,尽管没有职业化,但每个俱乐部的二线都有5支青年队,大多聘请外籍教练执教。年轻球员早期便接受高水平教练和先进理论的指导。在中科之战所用的卡迪西亚体育场外,记者昨晚亲眼目睹这些后备力量在练习场上挑灯夜战,踢得有板有眼。
关于科威特足球的技术风格,中国足球界的了解和判断也需调整。记得当年中科两队争夺第十二届世界杯外围赛出线权时,普遍的看法是科威特球员擅长凶狠的贴身逼抢。后来不知何故,又强调这支西亚队伍多年交由巴西教练调教,颇具南美球风。此次,记者在中科之战前,听到中国队内的一致看法是科威特队在讲究技术的传统之上,又经欧洲教练指点,强化了对抗能力,作风硬朗起来。怪不怪?十几年前说人家踢得凶,现在又说变硬了,不知在多大程度上识得对手的本质。
倘若不能清晰地知彼,一回交手吃亏,下遭还难保不吃亏;此仗占得便宜,以后未必再有这等好事。(本报科威特城10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