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越过樊篱走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越过樊篱走市场
阎晓明
吕梁山区的柳林县是全国著名的红枣产区。3年前我去采访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个外地来的枣贩子住在县招待所里,联手给出一个比市场价低百分之七八十的枣价,当地枣农没有任何异议,心满意足地就接受了。
柳林人有关红枣的市场行情、销路等信息仅来源于这几个小贩,这种现象不仅在吕梁,在其他贫困地区也同样存在。我曾问柳林的一些枣农,他们说能卖出去就好,价高价低随人家吧。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封闭。人们走不出自己那块狭窄的天地,没有市场的其他信息作参照,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走向,也就不能了解真实的市场。由此带来的后果,除了产品不能卖到好价钱,直接影响农民眼前的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农民从这些不真实的市场信息中,难以认识到自己产品的真正价值,难以以真正的市场需求作导向,使当地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得以长足发展,形成龙头产业,并由此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来。
如何引导农民走向大市场,汇入大流通,迄今仍然是摆在贫困地区面前的一道难题。前不久我又去柳林,欣喜地看到,当地政府已经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县里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公司,在本地的红枣产区带领农民修通了公路,建起了规模可观的红枣交易市场,使柳林红枣身价倍增,并由此带动了包装、运输、加工等产业。
越过小贩这堵市场的篱笆墙,不仅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红枣的甘甜滋味,也使柳林这片不宜种粮、适宜枣树生长的土地绽开出希望与富裕之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