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我国公益气象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1
第8版(文摘)
专栏:

  我国公益气象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气象事业是公益性科技的服务行业,它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气象部门必须始终把公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多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坚持两个首位不放松,即坚持在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中,以公益服务为首;在决策服务与公众服务中,以决策服务为首。
现代化科技进步的成果是取得公益气象服务效益的可靠物质保障。十几年来我国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表明,我国已初步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并建成以国家气象中心为枢纽的自动化通信系统。目前,我国通信系统可联结6大区域气象中心和30个省气象台,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已使气象信息和指导产品调用更加快捷多样,使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明显提高。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合理的预报业务技术系统,使基本气象信息的加工分析预测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合理分工,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天气预报从传统的天气图和经验分析为主的方式向客观化、定量化方向转变。
我国目前还建立了由国家气象中心至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专用气象服务网络;各省(区、市)的气象部门已开通省(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专门气象服务终端163个;33.4%的地市级气象部门为当地政府接通了气象服务终端。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以电视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公众天气服务日趋完善。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地市级电视台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相继推出主持人,使得电视天气预报更加形象直观,画面由静态发展到动态,成为我国电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天气预报时效从24小时扩展到48小时,预报的范围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各大城市。
为了造就一支较高素质的预报服务和管理队伍,在公益气象服务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解决一些气象人员存在的知识老化问题,各级气象部门还从自身队伍思想建设入手,发扬艰苦奋斗、敬业爱岗、甘耐清苦,为气象事业多做贡献的奉献精神,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气象工作者进行科技知识更新培训,从而保持了这支队伍的青春活力,使公益气象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摘自《人民政协报》薛志芬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