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阅读
  • 0回复

创造新的辉煌——热烈祝贺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2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创造新的辉煌
——热烈祝贺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十月金秋,喜讯频传。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怀抱,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后,今天,又迎来我国本世纪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隆重开幕。花团锦簇,群星灿烂,万众一心,共创辉煌。盛世盛会,全国瞩目。我们预祝本届运动会圆满成功,祝愿全国各路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多创佳绩,为祖国添彩。
展望八运风云,回眸百年沧桑,我们面前打开一部奋进的世纪史。从旧中国遭受“东亚病夫”的讥讽,到新中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口号的提出;从1932年刘长春在奥运会上无功而返,到1984年许海峰一声枪响开始“零的突破”;从青运会、全运会连传捷报,到亚运会、奥运会频传佳音;从竞技体育一枝独秀,到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积累,到今天“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的贯彻实施……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我国的体育事业正以空前的规模蓬勃发展。我们民族的体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的体育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巨响,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6年末,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在世界大赛中共获得998枚金牌,是1979年前30年共获得30枚金牌的33倍多。更为令人欣慰的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已经初步走上了依法管理和发展的道路。所有这一切都在证明,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富强则体育腾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八运会为体育健儿搭起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给来自各地的7000多名健儿创造好成绩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上海除利用现有的44个场馆外,新建、改建了38个体育场馆,供八运会比赛、训练使用。在赛前筹备工作中,上海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从各个方面为开好八运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的奥运战略,使全运会和奥运会接轨,在八运会的28个比赛大项目中,除武术外,其它27个大项目均为奥运会项目。前来参加八运会的香港运动员将与各地运动员同场竞技、共创佳绩。血脉相连、手足情深;龙的传人、同攀高峰。这是“一国两制”结出的硕果,是祖国强盛的象征,也是八运会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体育运动中每一项新纪录、新成绩,每一块奖牌的取得,都是奋勇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胜利永远属于强者。运动场上的胜负也许会被人们忘记,但体育铸造的精神却永放光芒。时光流逝,人们也许会淡忘夺得金牌、创了纪录的运动员的名字,但运动员们在平时苦练中铸造、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却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容国团喊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女排大力弘扬的“拼搏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的精神财富;运动员们在比赛中表现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正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他们平时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困难,勇夺胜利的精神,胜不骄,败不馁,“成绩说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凝结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在一代一代的青少年中发扬光大。体育的魅力是永恒的,体育健儿铸造、焕发、表现出来的精神将历久弥新;体育事业对推动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将记载史册。
世纪之交,风云聚汇。党的十五大向我们指明了迈向21世纪的航程。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体育事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计划将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贯彻落实;竞技体育水平将得到更大提高。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在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上,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上,我国与世界体育强国都还有一段距离。备战1998年亚运会和2000年奥运会,体育健儿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高峰有待登攀。八运会的战幕已经拉开,我们相信,体育健儿一定会贯彻“团结、进步、文明、参与”的宗旨,弘扬“爱祖国、重参与、讲文明、创佳绩”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把八运会开好,一定会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以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回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