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撑起文明家庭脊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家庭道德文明建设”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2
第2版(要闻)
专栏:

  撑起文明家庭脊梁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家庭道德文明建设”纪事
曲日胜胡吉明王福生
道德,这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字眼,如今在烟台市牟平区家庭文明建设中起着贯穿上下,纵横左右的脊梁作用。
这喜人的局面得益于牟平区委科学决策——用道德文明建设构筑整个家庭文明建设主框架。他们的经验曾在中宣部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上得以推广,中央有关领导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一)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拥有5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37万的牟平区,经济发展快速攀升,12万多农村家庭很快富裕起来。然而,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力,同时也在无情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家庭内部,在邻里之间,在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始料不及的新情况、新矛盾日益凸现出来。
曾有这样一个家庭,中年丧妻的父亲吃尽了苦头,硬撑着把3个儿子拉扯大,又给他们成了家,唯有老大尽孝心,长年照顾着父亲的冷暖。老二老三却为争分老人的15棵苹果树与老大闹得不可开交。
有一农民为争地边大打出手,犯下了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引起了牟平区领导的关注。他们从深入乡村农户广泛调查研究做起,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并汇集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家和万事兴”,要搞好家庭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首先要牢牢抓住道德建设这根主线,构筑文明家庭建设主框架。
      (二)
找准家庭细胞的兴奋点,从与农民利益最直接、最关切的方面入手,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大氛围中。
在牟平,如今农家一年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新车新楼、缸满囤流、花钱不愁”,更关心的是怎样争取年底能挂满和保住镶有十颗黄色五角星的红牌牌。这就是牟平区为唤起新形势下农民道德文明行为所推出的“十星家庭”活动。这十颗星下面,分别印着义务星、守法星、节育星、养老星、教子星、和睦星、文化星、卫生星、新风星、致富星等十项内容。由于每颗星都有硬碰硬的评选标准,“十星”成为社会公众衡量家庭质量的尺度。
在牟平,被评上“十星”的家庭都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因而这项活动深得民心。在区政府所在地的一个集贸市场上,当记者问及一位卖菜的老农家庭是几星级,他立马伸出十个指头,爽快地说:“不信去我家门口看去,这板上钉钉的事可是不能吹牛的。”他把家庭评星多少看作是一个家庭层次的标志。“农村老辈子成亲讲门当户对,如今讲的是门当星对。比如门头上少了守法星,别说儿女找对象难,就连农产品商人都不给你签合同,星的分量重啊!”这位老人的话也道出了道德文明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
在这里,好多农户都知道在经济活动中有“三个不能”:不能以损害他人经济利益为条件,不能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条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条件谋求自家经济利益。显然,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准则在农家生了根。
在牟平还有比“十星家庭”更惹人羡慕的“满堂红家庭”。每年与“十星家庭”同时评选,就是评出好学生、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里、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家长、好村民。如果“十星”之家的每个成员都在“十好个人”中对号评为“一好”,那就是更加完美的“满堂红家庭”,区里要敲锣打鼓戴花授匾。
金字塔式层层选拔出的特色家庭,在一年一度的“家庭文化节”上更加展现出每个家庭的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牟平区把每年的5月2日定为“家庭文化节”,走“政府搭台,家庭唱戏”的路子,一年一个主题词,把家庭道德建设步步引向高层次。
      (三)
这个区道德立家的教育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从不间断,关键还在于建起一套常年坚持对农民实施有效教育的载体。在牟平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政府办三校,农民有三笑”。
上家政学校学习已成为那些整天忙于田间劳动男女老幼们追求的新时尚。像实用科学技术、家庭伦理道德、法律村规、优生优育等知识,都是通过家政学校来传授,农民在这里可以学到治家、管家、发家的本领。
与“婚前检查”没什么两样,牟平区规定,凡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必须到婚前学校接受教育。曾有一对申请登记的青年男女,是经他人介绍才认识的,刚刚建立恋爱关系才一个月就准备登记结婚,女方参加婚前学校学习后,感到相互间尚缺乏深刻了解,提出推迟申请登记,男方也表示同意。这对男女两个月后又来申请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建立起美满的家庭。6年来,牟平区6000多对参加婚前学校学习的青年男女,婚后只有40对离婚,道德婚姻占了绝对多数。
牟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着力构筑文明家庭主框架,从激励人们追求家庭形象的完美到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升华,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建设现代文明的社会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