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两岸关系》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及早进行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两岸关系》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
及早进行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近日出版的《两岸关系》杂志10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及早进行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署名文章,就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及早进行政治谈判问题发表了意见。
文章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中谈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时,“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希望台湾方面“认真回应”,及早“进行政治谈判”。钱其琛副总理也于近日提出,希望台湾当局及时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与我们进行磋商。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也是为和平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进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的郑重决策。它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博大的胸怀、务实的精神和极大的诚意与决心,也反映了两岸同胞迫切希望尽快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心愿,因此再次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应当作出认真回应,及早同祖国大陆进行政治谈判。
文章指出,政治谈判是解决两岸分歧,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逐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必由途径。
文章说,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主张。为了实现这一主张,祖国大陆方面从90年代初开始,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政治谈判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谈判对象上,经历了由主张国共两党谈判到由国共两党主导,邀请其他政党、团体和有代表性人士参加的政治谈判,再到江泽民总书记八项主张中所提出的海峡两岸政治谈判这一发展过程。
二是在谈判内容上,也经历了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主张商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到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再到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提出“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发展过程。
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多年来始终不渝地以务实的精神、真诚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来促成两岸政治谈判,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当前要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就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面对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症结问题进行商谈,寻找解决分歧的途径。多年来,得到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进行了多次事务性商谈,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权益,起过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台湾方面后来一再在会谈中提出“司法管辖权”等政治性问题,使两会商谈难以取得进展。事实已经证明,两会过去几年商谈中遇到的主要症结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如果不去面对政治分歧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事务性协商也难以取得圆满结果。只有及早展开两岸间的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解决双方的政治分歧,才有可能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和稳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为最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认为政治谈判应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作为突破口。
文章说,两岸政治谈判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首先应从消除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两岸敌对状态问题谈起。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关键问题。所以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郑重提议”,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从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谈起,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解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问题,可以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统筹规划并加以实施。因此,这一主张抓住了主要矛盾作为突破口,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为了使政治谈判能够有准备地进行,首先应当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进行磋商,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文章强调,要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展现真正的诚意。
文章说,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第一步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后,台湾方面对此是拒绝的。同年年中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两岸关系骤然紧张以后,台湾方面有了要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表示,表示要优先处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台湾方面一些重要人士一再明确地表示可以谈政治问题,“其中最重要、最优先的课题是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定”。但是,对这种态度,台湾方面另有一些人又是反对的。
文章认为,只要两岸都有诚意,并能真正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寻求共识,就会突破当前两岸政治谈判的僵局。
一是要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针对台湾岛内和国际上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总想分割中国的主权,总想把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因此事务性商谈中要本着这一原则,政治性谈判中更应当本着这一原则。海协历来主张在事务性商谈中应当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但可以先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在此基础上,海协与海基会就在事务性商谈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口头共识。文章指出,关于在两岸统一前,“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已经讲得非常明确,那就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反对任何制造“台独”的言行,也反对“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主张。
二是要坚持平等协商。祖国大陆方面从提出两岸政治谈判开始,明确指出是国共两党“对等谈判”。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又强调“至于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凡此都说明,祖国大陆方面一直坚持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平等协商的原则,没有要以中央与地方的名义来同台湾方面谈判,更没有摆出以大欺小的架式;而是充分理解台湾方面的心态与处境,设法避免其感到不方便的问题。台湾方面在这一问题上不应有什么顾虑,更不应蓄意歪曲、节外生枝。江泽民总书记还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只要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三是两岸政治谈判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干涉。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中国的内政,自然应由两岸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说:“除了极少数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人以外,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祖国大陆方面一贯欢迎和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交换意见。同时,希望台湾方面对江泽民总书记的“再次郑重呼吁”作出认真的、明确的回应。海协负责人去年9月间曾经表示,如果两岸政治气氛合适,海协愿意争取得到授权,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与海基会进行商谈。在台湾方面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的郑重呼吁作出明确回应后,两会应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尽快举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解决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商谈的名义等问题。时不我待,我们希望台湾方面把握契机,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本着对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负责的精神,正视和珍视这一机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