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统筹经费联合办学整体优化鼓励“绝活”青岛职教撑起高中半壁江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统筹经费联合办学整体优化鼓励“绝活”
青岛职教撑起高中半壁江山
本报讯记者魏玉凤报道:山东省青岛市坚持统筹经费、联合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占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61.98%。10年来,向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8万多名,提高了全市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从1988年开始,青岛市规定,市区所有企业和有营业性收入的事业单位按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8‰统一征收职教经费。在市政府制定的《青岛市职业学校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政府应当逐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城乡教育费附加中,用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比例应当不少于10%;与此同时,加大投入,抓好重点学校建设。1994年至1995年两年中,该市共投入资金7300多万元,建成了8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该市又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投资1.5亿元,将全市5所占地小、专业设置重复的中专学校合并,建设起一所占地23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3600多人的大型综合中专。
经费的落实,促使该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职业高中(中专)87所,开设专业120多个,在校生8.26万人。
青岛市遵循经济建设要依靠教育,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不断巩固和发展联合办学。1991年,市政府转发了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高中(中专)联合办学工作的报告》。经过几年努力,该市着重抓好行业联合、与大企业联合办学这两个重点。目前,全市联合办学招生计划一直占到整个招生计划的60%以上。
青岛市根据“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职业学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质量,该市提出了“整体优化、全面合格、突出技能、鼓励‘绝活’”的总体目标。并积极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强调把计算机、外语作为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实行全市会考。该市从1989年起职业学校就开始实行双证制。把国家已颁布技术等级考核的专业(工种)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到目前,全市有6.5万名毕业生参加了考核,有95%以上的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了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