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大关村脱贫致富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4
第9版(理论)
专栏:调查归来

  大关村脱贫致富的启示
本报记者吴珺
今年2月16日,本报《大关村苦干十二年挖掉穷根》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6月下旬,记者随“全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到贵州省黔南州大关村进行了实地采访。大关村原是一个极贫村,自然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大关人苦干12年,年人均口粮从1984年的130公斤增加到1996年的41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50元提高到1996年的850元,在贵州极贫的“两山”地区(麻山、瑶山)率先摆脱贫困。面对大关村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脱贫致富的可喜业绩,不由人不涌起激动、崇敬之情,也不由人不进行理性思考,从中获得启示。
      贫困地区要脱贫,离不开转变观念,振作精神
我国尚未脱贫的群众,绝大多数居住在深山、荒漠、高寒等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存条件恶劣。这样的客观环境造就了人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顽强性格,也往往形成安贫乐道、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等靠要”等封闭保守的观念。大关村人脱贫致富的首要原因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关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也就是变听天由命为开拓进取,变苦熬为苦干的过程。
大关村曾是有名的“三靠”村: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他们认识到,苦熬没有出路,苦干才有希望。在那里,田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当村党支部作出炸石造田的决定时,遇到了重重思想阻力。一些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要能干的话,老祖宗早想到了,还轮得到我们?”党支部开导大家,“大关千苦万苦,苦在缺田少土。过去我们也奋斗过,但是政策不对路,现在有了好政策,哪怕是再苦干一代人,也不能让子子孙孙再苦熬了。”破除思想障碍,既要靠教育,更要靠事实说话。为此,支部书记何元亮鼓励和支持共产党员李必兴、李必先两户各自在家门前开辟了2分田,种植水稻成功。何元亮抓住这一典型,召开村民大会。经过激烈辩论和在4分滑石板上收获400公斤稻谷的事实教育,终于统一了大家的思想。1984年冬,大关人义无反顾地点燃向贫困宣战的“开山炮”,开始了一场历经12个春秋的征服自然的生存较量。
他们在悬崖峭壁中挖石造田,修建小水窖。从1984年至1990年,整整6年时间,大关人没要国家一分钱、一件物,全凭自己的力量造出200来亩旱涝保收的稻田,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关村的实践表明,脱贫先要立志,扶贫攻坚首先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想办法改变那种听天由命,安贫守旧的精神状态,树立起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绝对不能望贫兴叹,坐等救济,年复一年,面貌依旧。
      贫困地区要脱贫,离不开支部坚强,领导带头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贫困村能否脱贫致富,在一定意义上,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支部和一个好“班长”。
大关村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共产党员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支部书记何元亮被村民称为“火车头”。他说:“我当村干部一天,就要为大家服务一天。”他不仅率先垂范,带头在自家门口放响开山第一炮,而且还关心群众疾苦,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复员军人王明光在劈山造田中,由于疲劳过度,一只眼睛和右手手指被炸伤。此时,其新婚妻子想离他而去,失明而又多病的老母急得直哭。何元亮请来医生替王明光治病,组织大伙帮他家造田,又耐心做其妻子的工作。经过工作,其妻留了下来。王明光伤愈后全身心地投入劈石造田行列,并加入了党组织。如今,他家开田7.2亩,5口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何元亮身先士卒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感染了大关村的党员和群众,带动了大关村的党员和群众,形成了一个艰苦奋斗的创业群体。
      贫困地区要脱贫,离不开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大关村并没有蛮干,而是动脑子,想办法,因地制宜地发展本村经济。
他们根据大关村的自然条件,提出“当槽开田,两山栽树,以粮食安家,以多种经营发家”的思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林。1987年,从四川买来杜仲苗,家家栽种。1988年,引种西厢梨、水晶葡萄。1989年,户户养起了商品猪。1992年,试种杂交苞谷成功,亩产达到500公斤。1993年,20多户村民搞油菜育苗移栽,也获得成功。
由于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大关村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村经济也得到稳步增长。1996年,大关村已形成以杜仲、黄柏、椿木、核桃、银杏为主的林木206万多株,人均1560株,户均养猪5头,养鸡20只以上,人均纯收入比1980年增长19.6倍。
大关村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看到了贫困地区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艰苦历程,更看到了消灭贫困、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灿烂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