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4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邓国生
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为我们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
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股份制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充分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但它并非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早在中世纪,罗马包税人为竞争政府的包税合同,就组织了股份委托公司,这是股份制最早的萌芽。以后,这种组织形式逐步在采掘业、冶炼业、运输业和商业中发展起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制被广泛采用,并发展为成熟形式。目前,在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中,股份制已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股份制之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扩大,经营风险增加,管理工作复杂,这就要求打破私人资本积累缓慢和数量有限的限制,把分散的资本集中使用,把经营风险分散承担,用专门人才的科学管理代替业主的经验管理。股份制以入股集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股份额分配红利和承担有限风险,以招聘经理实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正好适应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如果说,私有制基础上的股份制,只是使资本的私人性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使私人企业表现为“社会企业”,那么,公有制基础上的股份制,则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使资本成为社会资本,使企业成为社会企业。所以,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股份制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筑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股份制,一是具有广泛集资功能,能够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永久占有和使用,有利于举办大型企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保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具有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功能,通过股票的发行、转让和买卖,促使社会资源从低效部门流向高效部门,从“夕阳产业”流向“朝阳产业”,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具有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功能,使经济发展建立普遍的联系和获得广泛的空间;四是具有完善经营机制功能,能够把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股份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首先,实行股份制改组能够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清产核资和折资为股,委派公有股代表,以股东身份行使公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负责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则拥有法人财产权,行使公有财产的使用权,进行自主经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双方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其次,实行股份制改组能够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对公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国家通过委派国有股份代表人以股东身份参加股东会和董事会,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理的聘任、奖惩作出自己的表决外,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由经理负责,政府不再干预,从而使企业经营自主权得以落实。
公有制采取股份制的实现形式,一是能够增强公有制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二是可以采取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参股、控股或吸收其他经济成分入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公有制经济对它们的引导作用和控制能力,更好地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究竟采用何种实现形式,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切忌搞“一股就灵”,一哄而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