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嫁接使丰南受益“小老弟”跃为“排头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2
第2版(要闻)
专栏:

  嫁接使丰南受益“小老弟”跃为“排头兵”
本报讯在8年时间里,河北省丰南市已有97家三资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注册外资11271.48万美元,其中52家建成投产或已试生产。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4.57亿元,实现利润831.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和15%。
丰南人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客观条件,逐步建起了冶金、建材、陶瓷、造纸、纺织等10大骨干行业,产值、利税由唐山市所属各县(市)的“小老弟”跃为“排头兵”,名列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首并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1988年4月,国务院确定丰南为沿海开放市。丰南市委、市政府当即决定:“敞开丰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超越自己,重新寻找丰南的位置,实现丰南与世界的嫁接。”
丰南市委书记付爱文说:“站在丰南看丰南,丰南有发展,跳出丰南看丰南,丰南有差距。这差距,就是丰南的三资企业不多。要吸引外商,就必须首先让外商得到实惠。”于是响亮地提出了“你赚钱,我发展”的口号,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博大的胸怀。
决策层的大彻大悟,激扬起实施者的大智大勇。1991年,全市兴建三资企业6家,1992年达到23家。丰南,迈出了与世界“嫁接”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吸引外商投资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从资金、电力、物资、税收等方面向外商倾斜,市里成立了对外开放办公室和招商局,推出了“一条龙服务”和“全程一站式”办事新机制,实行了企业项目在计划审批、土地使用、建材供应、施工队伍方面的“一个窗口,统一服务”。于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引进人才、技术、资金为重点,两环结合,八方出击,广泛招商,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15年前,唐山惠达陶瓷集团不过是一个工艺简陋、技术设备落后的作坊式乡镇企业。1993年以来,这家企业以嫁接的形式先后与阿联酋赛里姆食品公司、香港宝联公司、香港天华船务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拥有5家中外合资、8家内资企业的陶瓷集团,企业规模越滚越大,1996年固定资产由过去的28万元猛增到1.3亿元,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嫁接,使丰南走向世界。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三资企业9家,项目投资3443.86万美元。目前,他们又将举办一次更大的招商,将以57个项目招徕世界商客。(海芬占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