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掀起高潮利用高潮——看中国足球队勇挫科威特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2
第4版(八运会专版)
专栏:

  掀起高潮利用高潮
——看中国足球队勇挫科威特队
本报记者汪大昭
在足球界,“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说,始终被认为有绝对化和片面性之嫌。但是,对中国队这样一支进攻有特点、防守有弱点的队伍来说,扬长避短就成了打好或打赢比赛的关键。
中国队连胜沙特和科威特队,都是在下半时创造出浪涌般的进攻高潮,逼得对手招架不迭,最终以一球分出高下。而此前两战,中国队在伊朗队面前始终没能形成阶段性的攻势浪潮,对卡塔尔队虽有高潮,却无力度。如此,在势均力敌的交锋中难以形成拉锯,在实力占优的比赛中也不易震慑对手。
昨晚中科之战,中国队教练应变及时,调度有方,以至下半时反客为主,用一浪接一浪的攻势将上半时的被动局面转手掷给了科威特队。中国队下半时射门的次数和威胁性,与科威特队上半时的情形几乎相同,双方的态势竟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转换。不但孙继海、马明宇和彭伟国在左翼穿插突破,中路一前一后的郝海东和李铁也多次“左倾”,中国队将场上半数人马集中在左前场强攻,一脚不成,还有一脚,保持着攻击的连续性。科威特队后卫在不断紧张的抵挡之后,心力消耗,一直死缠着谢峰的7号哈拉比也忘了自己的职责,使中国队右翼也有了奇袭的机会。观潮至此,让人觉得中国队再赢不下来,殊为可惜。
英国人踢球,主张在更多的时间里把球留在对方的半场。其实,即便是打防守反击,也必须不时制造出有威胁的转守为攻。否则,中国队后防线面对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西亚球员,日子不会好过。从开场的“451”到后来的“541”,人数减少的中场反而活跃起来。后卫线人数增加,避免了再出现上半时因为漏人,区楚良出击,被对方20号胡瓦迪把球吊入空门的情况,也使后卫球员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逼抢助攻,丰富了进攻层次。
若说不足,就是中国队郝海东和高峰在第3分钟和第89分钟打进的两球,都不是全队进攻高潮之中的佳作,而是在正对球门的禁区线上靠个人技巧完成的。如果门前机会把握得好,或许可以提前20分钟奠定胜局,甚至不只是现在的比分。
(本报科威特城10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