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记全国劳模克然木·依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记全国劳模克然木·依明
新华社记者胥金章新华社通讯员万宗林本报记者曹宏亮
新疆和田县优喀空村民兵副连长克然木·依明,致富不忘乡亲,先后捐资百万余元办学校、建医院、修大桥,在南疆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和田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全疆有名的贫困县之一。优喀空村又是昆仑山下的风口子,“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过去,全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1980年初,24岁的克然木·依明率先承包了10亩荒地。他和妻子把荒地平整深翻了一遍又一遍,还挖了一道道排碱沟。他俩的脸上被寒风刮得一层层脱皮,手上打了厚厚的老茧。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10亩地一年两茬,粮食平均亩产465公斤。
和田风大沙多,为了堵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侵蚀,政府号召大力植树造林。克然木·依明在河边的荒滩上开出几十亩地,育上了树苗。两年后,上万棵树苗投放市场,不仅缓解了当地树苗紧缺的状况,自己也增加收入3万余元。
手中有了钱,克然木·依明的胆子更大了。他购买了汽车、拖拉机,农忙季节拉运农作物,农闲季节跑运输,年收入10余万元。
1985年7月,克然木·依明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民兵代表,赴内地参观考察,思想受到了极大鼓舞和鞭策。在北京,一位新疆的老领导勉励他说:“你是维吾尔族最先富裕起来的代表。我们维吾尔人有句谚语,羊肉抓饭只有大伙同吃,才能嚼出它的味道。希望你致富不忘众乡亲,争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克然木·依明返回家乡后,便把帮助村里26家贫困户脱贫的任务包下来,指导他们科学种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勤劳致富。他还从这些贫困户每家吸收一两个劳动力,到自己办的企业做活,按月发给工资,使他们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致富本领。在克然木·依明的带动下,乡亲们越干越有劲,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全村80%的农户盖上新房,电视机、录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克然木·依明常说,昆仑山采玉,不仅要有胆,更要有智。智从哪里来?关键在教育。村里过去没有一所小学,文盲占60%,120多名适龄儿童没有上学。于是,他决定拿出29万元,在村里建一所小学。当时没有木料,克然木·依明开着拖拉机想把自家的木料拉去盖校舍。
开工后,克然木·依明顾不上照管自家的养殖场和育肥羊基地,把家里的汽车、拖拉机全都调来,整天吃住工地。等6间砖木结构的大教室、3间办公室和教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教师宿舍全部竣工后,克然木·依明整整瘦了一圈。
1986年9月,和田县第一所由个人出资兴建的小学举行开学典礼。克然木·依明担任名誉校长。
近几年,这所小学越办越好,已拥有六个年级250多名学生。从1987年起,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连续10年达到百分之百。
1992年7月,克然木·依明又捐资20万元盖起了一所中学,从而使青少年不出村就可以读初中。
优喀空村地处偏远,乡亲们生了病,往往要到几十里外的医院医治。克然木·依明在刚刚为村里修建了一座水泥桥后,又拿出资金30万元,筹措建医院的事儿。
克然木·依明捐资建医院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县城乡。县政府派出技术人员前来帮助设计医院蓝图,县医院的一些医务人员争相申请到村办医院工作。自治区卫生厅闻讯后,也赠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
1992年底,克然木·依明为村里兴建的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庆典仪式上,百岁老人吐逊·托呼提深情地对前来贺喜的县、乡领导说:“克然木·依明为我们建了学校,办起了医院。他不愧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青年、活雷锋啊!”
优喀空村自然条件差,村民祖祖辈辈吃的是人畜混用的涝坝水,影响身体健康。克然木·依明又捐资11万元,在村里修建了一座水塔,使乡亲们第一次喝上了清甜卫生的自来水。
克然木·依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近几年,他先后被国务院、国防部、总政治部、团中央树为“全国劳动模范”、“民兵模范”、“学雷锋标兵”、“新长征突击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