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世界石油供需两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3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专论

  世界石油供需两旺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刘克雨单卫国
石油可燃性好、热值高、污染少、运输方便、用途广泛,因而成为世界上主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40.1%,高于煤炭(26.9%)、天然气(22.9%)、核能(7.4%)和水电(2.6%),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石油不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石油既是产油国致富的源泉,也是石油消费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一个国家对石油的拥有量和使用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石油的供需状况,不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而且往往成为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
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年均递增5%以上,而同期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8%,从而导致石油出口量不断下降,进口量大幅增加,终于于1993年重新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如果今后15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8%,石油消费增长率约为4%,而我国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仅能达到1.3%左右,更多地利用国外石油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不可避免。因此今后10年—15年间世界石油供需形势更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油价稳定适中
世界石油市场跟其它商品市场一样,石油价格由供需状况决定,同时价格又对石油供需产生反作用,石油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石油市场又不同于其它一些商品市场,石油价格和供需还要受到世界石油资源、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造成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价暴涨,油价一度突破40美元/桶。石油消费水平大幅度下降,加之欧佩克某些成员国纷纷违约超产,1986年欧佩克最大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也放弃“减产保价”的策略,造成严重的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局面,油价开始暴跌,这宣告了高油价的结束。曾经火爆一时的世界石油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尽管海湾战争曾激起波澜,然而油价总体上是在15美元—21美元/桶的范围内波动。1986年—1996年油价平均水平为17.81美元/桶。10年来相对稳定并且比较合理适中的油价促使着世界石油市场供需两旺。许多迹象表明,今后10年内油价稳定和石油市场供需两旺的形势仍将保持下去。
      需求稳步增长
1986年—1996年间,世界经济经历了萧条、复苏和缓慢增长几个阶段。在此期间,世界石油需求因经济增长和油价中等偏低的刺激而有较快增长。1986年世界石油需求为28.93亿吨,1996年增加到33.13亿吨;10年间增加了4.2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36%。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等多家机构预测,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达43亿—45亿吨。
过去10年当中,世界石油消费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后还将进一步演化。首先,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增长减缓。以经合组织成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1996年在世界石油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仍基本维持在60%左右,预计这一比例在2010年将下降至48%。第二,前苏联和东欧因出现经济滑坡石油需求下降,其中前苏联的需求量由80年代末的4.2亿吨下降至1996年底的2亿吨。第三,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强劲。1986年—1996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是世界平均年增长率的3倍。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由于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1992年该地区已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开始与北美、欧洲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亚太地区由于产量增长停滞、消费猛增,过去10年该地区供需缺口由2.27亿吨增加到5.22亿吨,成为世界石油供需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目前,世界前6大石油消费国中有3个是亚洲国家,即日本(第二)、中国(第三)和韩国(第六),这三国(包括中国台湾省)石油缺口共计4亿吨,占亚太地区供需缺口的80%以上。预计今后10年—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在近几年内,亚太地区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供应相对充裕
80年代初期的高油价刺激了石油产量的快速增长。1986年—1996年间,世界石油产量由29.4亿吨增至33.61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35%,其增长速度基本与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相当。世界石油供给相对充裕,但供给的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其主要趋势是非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有限,今后世界将更加依赖欧佩克的石油供应,尤其是中东产油国。
欧佩克石油产量曾占世界的50%以上,1985年一度下降到30%,而后又回升至40.5%。目前,世界石油增产的潜力主要在欧佩克,它拥有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的77%,仅中东就占65%。另外,目前世界石油的剩余生产能力约有2亿吨,绝大部分在欧佩克国家,主要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据伊拉克石油部长宣称,如果完全解除对伊禁运,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可以迅速由1996年的2880万吨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预计今后15年内世界石油产量仍将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将为1.5%—1.8%。2005年以前非欧佩克石油产量会由于北海、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海上石油产量的增长及前苏联石油产量的回升而有所上升,2005年以后,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将达到高峰,并开始下降。而欧佩克石油增产量将超过非欧佩克石油递减量,世界石油产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但世界石油生产格局将发生更大变化,2010年左右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将达到50%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